董孝武有点不大高兴,这万老板怎么一直推不动呢?
不过素君在旁边扯了扯他的衣袖,他把那阵不耐烦压了下去,颇为意兴阑珊:“行,快点决定吧。”
实在开不成,他也只能转租出去算了。
看完了董哥新买的小楼,周长城万云一家人驱车去华侨城桂老师那儿,接他回灵宝村吃饭,这次他是独自从广州回来的,裘阿姨在忙着一个油画展。
“爷爷!我好想你啊!”
之慎从车上蹦下来,飞快冲向站在小区门口的桂春生处。
桂春生被周之慎这只小猪撞得往后退了两步,这才弯腰半抱着他,笑吟吟的:“小之慎,你再重一点,爷爷这把老骨头就要被你撞散架了。”
“桂老师,上车吧。”
周长城下车,把他的行李搬到后备箱,顺手把儿子也拎上车。
一家人回了灵宝村小楼,阿英姐已经烧好晚饭了,众人热热闹闹吃了一顿饭,又说起最近的事情,尤其是董孝武喊着一起合股开酒楼的这件大事。
万云的意思是:“虽然机会不可能带着完美的条件出现在我眼前的,但我总觉得时机不对。”
“你在担心做不好,还是在担心钱的问题?”
桂春生惬意地喝着茶,悠悠地问她。
万云本想点头,这两个都是实际的原因,但深层次的部分是:“我可能觉得主动权不在我手上,开酒楼不像开快餐店,快餐店是我全权掌控的,我就很安心,可是这个情况下开起来的酒楼,三个股东,其他两个都很强势,不可控的地方太多了,要协调的关系也很多。”
桂春生赞赏地点点头,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处境就比别人强了很多:“阿云,在大的事情上,让渡一部分的主动权出去,不会让你显得被动。你一个人走独木桥,是很有控制力,但能量不大,做的生意都是小规模的,如果这次能和董孝武之流合作成,包容万象,这件事扛下来,你就升级了。”
桂老师的话让万云醐醍灌顶,是呀,她怎么没想到这一层?不论是快餐店、茶叶店还是礼品公司,其实终归都是小的,而酒楼的管理,动则几十上百人,若是能平衡其中的关系,这就是大的,等经营起来,还要和各类长久的公司大客户打好关系,每一样都是挑战。
“桂老师,您真是我的人生老师!”
万云忍不住要依靠在桂老师身上,惹得之慎也跑过来,依偎在爷爷的腿边。
桂春生笑呵呵地摸摸孙子的头,又拍拍阿云的肩膀:“去试试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不拘小节,这话一下子就把堵在万云心口那种怕麻烦的心态给推开了,对,董哥对这件事的急躁,或是威哥插一手都不要紧,素君要进来也不是大问题,这些都是“小节”
,顾虑太多什么都做不成,重要的还是要在混乱中踏出那一步。
周长城在旁边笑着给家里人削水果吃,听着这种谈话,只觉得一片和乐融融。
他们没有让董孝武等太久,当晚就给他打了电话:“董哥,酒楼的事,我们约时间详谈。”
董孝武哈哈大笑:“好,我们明天再见一回。”
从1987年卖第一份盒饭开始,到现在的1997年,万云走了十年长远的路途,终于从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寻找到她开酒楼的契机。
第241章
跟董孝武谈酒楼的合作,颇为吃力,万云在其中,每日都学到不少新东西,正是在这些无聊的细枝末节中,逐一寻找到价值,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已经定下股权是三方的,周万二人、董孝武、方跃忠所代表的威哥。
威哥让阿忠过来和董孝武谈,自己没有出面,占两成干股,不白占,从此威哥在关内旗下的公司所有酒水和客户招待全都拉到该酒楼,光是这个,现在大概估摸了一下,每月就能有六十万以上的进账,再加上许多和威哥、阿忠等人有牵扯的合作方,陆续都能带到这儿来开单,完全可以支撑起酒楼前头的开支,还有烟酒售卖许可证,不用找特别的人,阿忠就能办下来。所以他这里的占股,纯纯是自带资源进来的。这笔账一算下来,万云立马就服帖了。
而董哥那头,他就是出地方,前期出六成的钱装修,其他基本上都不管,要是有需要他的地方,他再过来帮忙,其余细节的事全都落到了万云身上。目前定下来,开业后八个月他占五成分红,万云占三成,八个月后再调整过来。
万云这边则是负责前期装修、后厨组建、前厅人员招聘培训,包括后面每日流水和账本全在她手上,不过,阿忠和董孝武都说好每月要派人过来“点数”
的,万云刚开始心里还有点疙瘩,她没和人合作过,对信任度这种事多少有些怀疑,但后面想想,自己其实是想做成这件事,而且人家作为股东,想看看账本也正常,就提出若是有疑问,一切以最初的记录为准。
万云深呼吸,不拘小节,适当让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