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因为有杨虑在,所以速度到底是往下调了些。
又怕杨虑无聊,特地从她给习书准备的箱子之中,挑了两本书出来。
一本自然是《三字经》,另一本,则是与算数有关的启蒙书,被黄月英命名为初级数术。
“这是给孩童启蒙用的?”
休息的时候,杨虑总算是找到机会问了问黄月英。
“是啊,阿虑应当知道,去岁我收了个徒弟。”
“有所耳闻,正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习家小郎君,习书。”
杨虑点头。
“而今他为父守孝,我也怕他学业荒废,所以带几本书给他。”
黄月英解释着,“毕竟,他喊我一声恩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闻,那事之后,习家三房到如今仍无法抬头,倒是这位习家小郎君,谨守孝道,以此为由,拒绝了所有上门拜访之人,唯有一人例外。”
杨虑也笑,“阿楚猜猜看?”
“蔡照?”
黄月英听着杨虑的语气,就随便猜了猜。
后者表情惊讶,而后笑了一会儿,“的确,蔡家小公子却是时常上门,带些吃食,或带些书籍,周遭百姓说,常听见他们讨论经义。”
黄月英也惊讶,好家伙,蔡照是被蔡瑁打瘸了还是被她忽悠瘸了?
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还真回头了?
……
于是,五日后,襄阳便是出现在了眼前。
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守城的士兵见着如今依旧气势十足的甘宁,再见后方小马驹上那少年,便想起了去年的事儿,但还是例行问了一番。
接着,车马进城。
分作两队。
甘勇带着人和纸先去楚纸铺,甘宁与黄月英则是把杨虑送回杨家。
见着眼前的朱门,黄月英又看了看杨虑,“阿虑,你家是不是拿了南郡的楚纸代理权?”
“哈哈,正是,可惜……负责此事的是其他支的族叔,否则,我定要与他一道去的。”
杨虑笑笑,而后感叹,“其实,我此次游学……是瞒着家人的。”
黄月英:……
她就诧异呢!这么差的身体,还一个人出来游学?
最重要的是,这娃和她一个年纪好吗?
至少也得到个十五六岁吧?
“前些时日,听得有人说要同去沔阳,我便做好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