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子进了皇宫,以锦衣卫百户的身份,随赠的还有一套飞鱼服,绣春刀。
与此同时,深宫中的崇祯皇帝正盯着烛火发呆。
烛光在他憔悴的脸上跳动,映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大伴,关宁军可有消息?”
崇祯如今声音嘶哑,面前的书本奏折已有两三日不曾翻阅。
皇命出不了京师,留下有什么作用?
老太监王承恩跪伏在地。
“回皇爷,尚无新报。但吴总兵素来忠心,定会星夜驰援。”
后面这句是王承恩犹豫了片刻,加上的猜测,他只盯着已经生出大片白发的皇爷,心疼的厉害。
这位天子,今年方才二三十岁。
临危受命,这些年个中辛酸,除了皇帝自己,全天下只怕只有他才知晓了。
崇祯闻言苦笑,低头看着案上奏折,数日前才送来的。
奏折上写的分明,红袍军已在通州集结六万大军,配备了能连发五弹,射程三里的可怕火炮。
据称其中所放出来的,还不仅仅是实心弹,也不是大明熟知的开花弹。
那是真正炸开千百碎铁,杀伤强横的铁蒺藜炮弹。
若是一炮落入皇城该如何?
不对,不是一炮。
至少也是五炮连发。
崇祯蓦然苦笑起来。
“两分天下。。。。。。”
“朕乃天子,岂能与逆贼共分社稷?”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窗前。
夜色中的皇城寂静无声,却仿佛处处暗藏杀机。
崇祯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那里藏着一把匕首。
作为皇帝,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何尝想与红袍军两分天下,他心中已是做好盘算。
若是关宁军能来驰援,解了京师之围,他必定积蓄力量,伺机南征,夺回祖宗基业,不令江山蒙羞。
若关宁军不来。。。。。。不来便不来吧,他受群臣胁迫,边军不来,京师必破。
天子有天子的死法,不可失了气度。
他也算是不堕大明二百余年气节。
崇祯并不知晓,如今他心中思索许久的关宁军,也在面对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