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远山呼唤我歌词 > 第四十五章 卷二(第3页)

第四十五章 卷二(第3页)

“那咱们也腌点酱萝卜呗。”

杨策说。“行,腌几个尝尝。”

爸爸点头。

“看你们吃饭就是香,一大盆粥快光了。”

崔大娘笑说,“咱们吃什么都香,一天就是忙活的。”

杨松朋最后一个放下了饭碗说。杨迈把饭桌收拾下去,马上又和上了几瓢苞米面,把剩粥也掺了进去,这是为明早贴饼子的面,盖好后放在炕头脚下待。

夜深了,人们都进入了梦乡。

自从秋收后,队里开始分口粮。带棒的苞米堆到屋里炕上地下哪都是,每天吃完晚饭全家就搓一阵苞米,几天下来,包米粒便收进了袋子中。几百斤地瓜都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囤子中。本来不大的屋地显得满满当当,孩子们不在乎这些,他们高兴得很,因为有粮食吃了,至少还有地瓜可以顶饱,再也不喝那些稀稀的糊涂了,生活有了好转。

杨威和姐姐最爱唱歌,没事就想唱几曲。什么“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的祖国”

“白毛女”

“克拉玛依之歌”

,杨策偶尔随几句,每天睡觉前他们都趴在炕上,三个小脑瓜凑一块儿就着小油灯学习一会儿,杨迈总做代数题,杨威看小人书,杨策有时从同学那拿来一套《水浒》十本,借看一周,然后把自家的《十万个为什么?》等借给他们也看一周。有时几个人正聚精会神地看书呢,“啪!”

一声门响了,几人吓了一跳,原来是哑巴在捣蛋。他晚上总从门缝就着灯光往里看,手拍门,嘴里嗷嗷直叫,孩子们都习惯了这个声音,可最讨厌的是他有时把一瓢水倒进门缝里,把地弄得很滑,他们都不理睬他,任凭他闹,他玩够了也就没声了。

冬天到了,已飘了几次小雪,山地间泛白了。一晃就到了年末。生产队头一年种稻子,收成挺好。按人头分,每人2o斤稻粒,队里唯一的一个碾子,每天都排号推,过了一段时间就没人用了。

又是一个周日,杨松朋带着孩子们,扛着袋子,来到碾子边推大米,他们先把碾盘上的残雪灰土扫净,再倒上稻粒,天虽冷,但没有风,阳光和煦,显得还有些暖呼呼的。

三个孩子一起上阵,争着抢着推,爸爸拿着小苕帚往里扫,看他们迈不动步了,便接过来继续推,石碾子太沉了,一个孩子是推不动的,几个人抢着用小苕帚往碾盘里扫,他们觉得比推磨沉多了,杨迈杨策腰间扎个麻绳,这样好像力气会大些,碾了几圈后,稻皮已开始剥落,露出了淡黄的米粒,又是几圈后,开始用簸箕簸,簸出了第一遍的米粒,装进袋里,然后再碾第二遍,这样反复几次,稻皮几乎全部剥净,全家忙活了半天,都累出了汗,总算把大米碾出来了。

“赶紧把江大娘的米还了。”

爸爸说,杨迈去和崔大娘借秤,几个孩子端着簸箕,拎着秤来到了江大娘家,把簸箕往大炕上一放。

“江大娘,还你米来啦!我们刚碾完,你看这米行不?”

杨迈说着瞅了一眼江大娘,她正站在大炕上糊墙纸,头上裹个白毛巾,看着几个孩子进来,她走了过来坐下,用手扒拉几下米粒,“不行,你这米粒还有带壳的呢,得挑挑,不挑净难吃,卡嗓子。”

“那就挑挑吧。”

杨迈说着和弟妹在簸箕里扒来扒去,几只小手把带壳的粒全捡了出来,足有半把。

“这回行了吧,江大娘?”

杨迈说。江大娘回过身又坐在簸箕边上,用手来回扒拉,“嗯,这回行了,没有壳了,吃时不会卡嗓子啦,不挑净,不能吃。”

“那我给你称称吧,是二斤,对不?我拿来了借条。”

杨迈从兜里掏出借条,并念了一遍:“借江大娘家大米2斤,秋后还。7月9日。”

江大娘听完笑了,接过字条说:“我不认识字,是二斤没错。

杨迈把秤盘戳进米中,杨策又往里捧了两捧,秤砣一挪星,“哎呀!四斤多了,得拿去些。”

杨迈看了一眼二斤星,挪准了绳,“还是高,还得去点。”

杨策抓下几把。

“哎呀!又低了,再添两把。”

二斤总算称好了,秤杆高高的,杨迈拎着让江大娘看准对不对,江大娘看了一会儿,眼睛离开秤星“对,没错,这秤我熟悉,放这里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