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武馆演变的“社团”
所掌握。
上进之路,无非“甘做打手”
、“卖身为奴”
、“亲传弟子”
这几条。
无论怎么选,都逃不开人身依附,当牛做马。
“第二条出路,不用认主子,但要看本事。
想必阿七你也猜到了,没错,就是被引荐到内城的武馆,拜个好师傅。
以你的天赋、根骨,做个亲传弟子很有希望。”
梁老实这番话发自内心,经过仔细观察,他觉得白启悟性极佳,如同被泥沙掩埋的圆润蚌珠。
无论什么拳脚功夫,似乎都能很快入门。
虽然因为打渔人的贱户之身,接触拳脚太晚,入门时间不长,潜力未必有多深厚。
但绝对也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阿七,你可能不清楚武行的规矩。
通常来说,一家武馆能够培养的亲传不多。
主要分为继承衣钵,日后扛招牌的‘大弟子’。
这个看自家儿子是否成材、争气,不行再选外人。
孝敬钱财,结交人脉的‘二弟子’。
();() 撑门面,最能打的‘三弟子’。
大弟子坐馆当家,视师如父;
二弟子出钱资助,擦亮招牌;
三弟子嘛,主要应付下拜帖的各路练家子。”
梁老头讲着内里门道,白启聚精会神听得真切。
大抵就是每家能传下去的武馆招牌,都该有面子、里子,以及接续衣钵的孝顺徒弟。
“大弟子选择,多看品性,毕竟要给师傅养老送终,还得帮衬后代子侄。
二弟子看家世,必须是富户,三弟子看练武的本事……你觉得自己算是哪个?”
白启眼神闪烁,不假思索道:
“老三。”
“为何?”
见白启答得这么果断,梁老实不由来了兴趣。
“想当老大在于师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