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香皂啊,也是分階層使用的。
比如說,縣城裡面金貴富裕的體面人家,用的就是限購的奢華香皂——這類香皂做工更精緻,氣味更清香撲鼻。
尤其是關於它寓意,從冰清玉潔的梅蘭竹菊到富貴雍容的牡丹月季,都飽含著君子之風、美人之色,更是身份的象徵,高貴底蘊的體現。
更有甚者還將它贈與上司和其他地方的友人,也得到了高度的讚美評價,引發了各地尤其是世家的狂熱追捧!
不誇張的說,一塊精緻小巧的香皂,甚至能炒出黃金的價格。
中層人家,也就是那些小商小販用的就是另外一種香皂了,做工稍微粗糙些,用的花都是些普及且大眾的鮮花,例如應季的桂花。
價格方面嘛,也很美麗。
卻要比澡豆、香胰便宜些,以前買不起的,現在咬咬牙就能用上了。
而最普及的是大眾用的肥皂,數量挺多,手工粗糙,明顯量產。但由於這東西就是尋常老百姓節省點也買得起,所以購買的人非常多。
一度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
肥皂再搭配最近流行的薄荷牙膏,廣告打的就是還你一個清潔體面、素雅端方的外表。
試想一下,友人來辦詩會、文會,人扎堆的地方,別人滿身臭汗,而你光潔清,舉止言談都淺香縈繞,人群中最耀眼的那個崽非你莫屬了!
更別提大黎朝風氣開放,未婚男女相看時還可以互相見上幾面,偶爾在三五好友、家屬的陪同下還能一起出來遊玩,這時候不得給未來的另一半留下好印象?
這才有了在香皂、牙膏出來不久,就已經在車馬極慢、消息也常常落人於後才聽聞的古代傳遞得人盡皆知了!
更別提消息靈敏點的商人,就如同海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聞風而來,就是為了大肆購買這兩樣奇的事物。
這些東西精巧不占地兒,購上幾車,倒賣在蜀地、嶺南等更遠的地方,輕易就能大賺一筆。
王鯉這些日子賺得盆滿缽滿,要不是可能會太丟人,他都想躺在金子銀子堆里睡覺!
每日出門都春風滿面,笑得合不攏嘴。
誰讓他運氣好,撿了兩個財神爺,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錢財呢。
因著這是和縣令家合作的產業,縣城中的人基本上都略有耳聞,目前還沒有人敢來找麻煩。
但人性都是貪婪的,眼見香皂與牙膏的利潤如此高昂,總會有人按捺不住內心的貪慾向這項產業伸出魔爪。
也不知屆時左縣令能不能護住方子。
王鯉面無異色,只是將憂慮藏在內心深處。畢竟真到了那個時候,也不是他一個小商人能夠置喙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