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雪域格桑花栏目讲师是干嘛的 > 第59章 流言(第3页)

第59章 流言(第3页)

主人无奈地说。

“不用着急,按方拿药,我教给丫环熬药、用药的方法,每天晚一次早一次。”

主人拿上药方骑马到镇上老贡布商铺去抓药了,洛追领着一行僧徒来到了庄园附近的一小片林子旁。旺秋不知何树,洛追告她这是核桃树,是寺里帮田庄栽上的,四年了,今秋就能结果,又向旺秋介绍:“主人叫边巴,4o岁,是这一带最大庄园主,少时在桑耶寺出家,有文化,我们还一起到川西跑过马帮,这些年试验新农具,移栽新品种,他都带头,你看这犁,就是我二人共同琢磨制作的。”

原来高原无霜期短,播种要早,但耕地还未开化。所以,传统方式是用两头牛拉一个犁,犁头用青冈硬木制做,耕地非常费力,但好处是可以翻开冻土便于撒种。洛追动员两户庄园买了铁犁,却未坚持使用。原因是铁犁虽锋利,但只能划开冻土却不能翻土,犁一过,划开的冻土又像盖子一样盖住下面,无法撒种。这个问题不解决,精耕细作必然大打折扣,他决心改进农具,最终制成了比较实用的犁。

旺秋蹲下打量犁头,只见犁板宽大,中脊较高,两侧各铸有两片立刀。

“大哥,立刀是碎土的吧?”

洛追点点头,又领大伙儿到处转了转。

院子很大,收拾得井井有条,东侧一大片闲地,是菜园。

不大一会儿,边巴就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洛追让学僧阿尼和丫环一起观摩药材加工。那时藏药往往是连根带须,旺秋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最后嘱咐丫环文火炖半个时辰。旺秋待人亲切随和,大家都愿意和她交谈,问的最多的是圣城的吃、穿和布达拉宫,总之对什么都好奇。

“阿佳,刚才的诊断是依据《蓝琉璃》中提到的尿诊吧?”

一名小学僧问道。

旺秋笑着点点头,“你们学过?”

“师父说今年开始学习医方明,所以简单介绍过。阿佳,你在加波日医校一定见过第巴大人吧?”

旺秋觉得这学僧有趣,就继续讲下去。这引起了洛追的注意,原来是洛桑。

“见过,他经常给我们讲课。”

洛桑好奇地问:“第巴大人讲课?一定很严厉吧?”

“不,对人很和蔼。”

“阿佳,人们叫他扁头第巴,真是扁头吗?”

根柱傻傻地问。

旺秋大笑,“那等你见了他,好好看看吧。”

根柱一吐舌头。

这时丫环出来说药熬好了。旺秋进去让丫环看着擦洗了一次,叮嘱明早续水加热后再擦洗,一付药用二天四次。第四天上午,边巴特意赶来大寺向旺秋道谢,说擦洗两天已感到病痛有所缓解。镇上人听说了,当天下午就有好几位妇女找到寺里,旺秋一一给她们诊断开药,答应以后还会来。

十年后,她果然来了,再也未走,将她全部的学识都奉献给这里的众生,死后立庙塑像,成了这一带妇女儿童的守护神。

康熙皇帝的一道圣旨到了拉萨。

桑结嘉措接旨后谢恩站起,感到不寒而栗。流言可以不理它,让它止于智者,但当它左右甚至转化为皇帝的意志时,就变为一潭深不见底的漩涡,或是一片不晓厚薄的冰面。这个散布流言的人太可怕了,他从不凭空捏造,而是模棱两可、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利用事物的表象,混淆视听,不动声色、不露山水地进行推导,即使最后证实是虚言,他的诚信也不会受到怀疑。

皇帝在圣旨中明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