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世《闻连播》平台的广告,才是真正的“一台知下”
,商家必争之。
夜幕下,浦江城的万家灯火已经点亮。
一辆自行车,载着江家兄弟向三产招待所驶去。
“吃饭时,你说准备买自行车了,”
江海忽然想起了这茬:“我看爸那脸色,估计是工业卷不够。”
“是二哥想买。”
江山供出了主谋。
原以为买辆自行车和电视机差不多,一张票即可,没想到居然要十五张工业卷。
一直以为可以适应这个年代的江山,下意识就觉得:“哥,你这辆车是怎么攒到这么多工业卷的?”
江海记忆犹:“大家一起凑得呗,我买车时可不止15张卷,那个时候连毛线都要工业卷,妈自己买个假领子还撕了半张票。”
越听越夸张,江山感慨自己没来的太早:“真不容啊!”
其它的江山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到了明年,很多城市的棉制品开始不收布票了,不但不收,品种花色还比原来多了不少。
那种买啥都要票的日子,也随之成了一段历史。
“就是这。”
江海一把刹住了自行车,三产招待所到了。
二楼最里间,当江宁玩具厂的陈会计打开房门的时候,直接就愣住了。
“您不是浦江日报的江总编嘛,”
看着忽然到访的江海,陈会计立马就意识到,有好事要来了:“快,快请进。”
这一会,听见动静的蒋厂长也走了过来:“哎呀,还真是江总编,您怎么还亲自来了!”
江山随意打量了一眼,这是一个三人间。
屋里设施暗旧老陈,墙上已现出斑,昏的灯光映在墙上。
较好的烘托出了,香江鬼片中的氛围。
在江海和江山落座后,蒋厂长堆着笑脸问道:“您二位这么晚过来,是为了……?”
“这位是我们报社负责宣传策划的江编辑,”
江海先介绍了一下江山。
临时被提干的江编辑,微笑着点了点头。
江海继续:“蒋厂长,今在报社听了你们厂的事后,我们报社的同志,全都在为你们着急啊!”
蒋厂长忽然有些眼热。
他们一路上找了好些部门,可没人问事,更没人帮忙。
就好像自己的厂子,一下子就成了脱离组织的孤儿了。
随后,蒋厂长重重的点点头:“感谢报社的同志们,有你们这句话,就算没帮上忙,我们也已经很感谢了。”
陈会计给两位报社同志,倒了两杯白开水。
他总觉得,今晚这二位的到来,定不只是慰问。
于是,就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江山开门见山的问道:“蒋厂长,你们厂当时接的这批货,是燕京那边给的设计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