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湾湾村的路坑坑洼洼,车身随之晃动,颠簸不停。
四周都是平房,家里稍有条件的人建起小楼,更多的是泥瓦砌成的土砖瓦房。
这是季儒卿从未见过的世界,她开始佩服宋招娣,能从这里考入昌大,付出的汗水乎常人。
一望无际的大山里只有一所学校,里面的老师从小学一直教到高中,师生加起来只有寥寥二十余人。
季儒卿直接去村委会打听消息,村子外围还比较新。
村子里没几个年轻人,接待他们的是村长,年纪和老爷子一般大,满头白,步履蹒跚。
“两位是?”
季儒卿他们与村子显得格格不入,村子里的人互相认识,没见过这两号人。
“您对宋招娣有印象吗?”
季儒卿开门见山,村子里出了一个名牌大学生,名字肯定响彻全村了。
“当然有,这妮子可是咱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她怎么了?”
村长对宋招娣赞不绝口。
“她回来过吗?”
季儒卿问。
村长眯起眼睛想了想:“回来过一次,把钱翻倍还给我们,将她妹妹带走了,之后再也没回来过了。”
“还钱?”
季儒卿追问:“她妹妹是怎么一回事?”
村长却不肯再往下说了,他狐疑道:“你们是来干嘛的?不会是骗子吧?”
“别激动,是我没说清自己的身份。”
季儒卿掏出一张工作证:“我们是昌城日报的记者,有一件案子需要我们报道。而宋招娣与案情有关,我们想找到她,为她做一个专访。”
季儒卿手中的工作证是她从网上抠图p的,用来糊弄一下外行人足够了。
范柒就看着她一本正经胡扯,他不敢说话,怕暴露。
村长。唬住了,他没见过真记者,而季儒卿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颇有记者风范。
“如果不方便和我们说,和警方说也行。”
季儒卿佯装准备离开。
“等等姑娘,方便方便。”
老一辈对警察多多少少有敬畏之心,能避免和他们打交道尽量避免。
“是这样的,当时宋招娣考上大学时,她家里不愿供她读书,说没钱交学费。但你看啊,我们这一个小山村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说什么砸锅卖铁都得读啊。最后还是由我挑头,和村子里其他几户人家凑钱送她去的学校。大概过了四年后,估摸着是大学毕业了找到工作,回来还了钱,还给当年几户人家修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