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
游淼又问。
“支持我的人。”
李治烽简短地回答,便不再说话了。
游淼大约懂了,这也是一场较量,几乎所有的内斗,都是不同立场的互相较量,毕竟一旦牵涉到民族,或是国家的命运,是极少有人会意气用事的。小时候游淼总认为打仗全因争斗,如今长大之后想想,许多战争,又实在是彼此的立场相左,因迫于无奈而起。
而李治烽与达列柯,就是犬戎族中两种立场各自的代言人。
一派想入关,争夺天启的地盘,获得更多的物资与更好的生活。这一派支持达列柯。
而另一派,则认为从犬戎的先祖开始,他们就是草原上的游牧,狼入关了,住下来了,就势必成为狗。
于是,沙那多与达列柯各自的拥护者,开始较量。而年纪尚小的沙那多心思单纯,只简单地理解为王位的角逐。最后落败,沦为汉人的奴隶。
“不过现在你有一个家了,也是统领上万人的将军。”
游淼安慰道,“不必太介意往事。况且总有一天会回去的。”
李治烽看着蚊帐顶,喃喃道“我也挺奇怪,一眨眼,居然过了这么多年
了。”
“有许多事。”
李治烽说,“我也下不了决心。”
李治烽侧过身,抱着游淼,两人奔波一夜,也都累了,游淼便将这些事抛到脑后,昏昏入睡。
睡醒时,外面下着雨,整个江南从苏州到南方的交州,夷州,进入了四月份的雨季。天黑压压的,屋檐朝下滴着水,水珠连成一串,游淼与李治烽吃过午饭,便抱着在屋檐下看雨。
各自心里想着各自的事,游淼知道李治烽在想什么,也知道李治烽知道他心底在想什么。
李治烽在想他大哥的事。
而游淼在想太子。
昨天太子离开的那一刻,游淼才蓦然现一件事这么多人宁愿让太子回来,不愿让赵当政,是有他们的道理的。
拥护谁当皇帝,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衡量。但至少,太子若回去当上皇帝,许多人的脑袋,身家,都能得以保全。
因为太子是个从小就学习如何去当皇帝的,而赵不是,就这么简单。
太子当上了皇帝,他很清楚接下来要怎么做,不会把权臣逼得太狠当年李延父子在京中时,已是位高权重,也没见出什么事。权力制衡,朝廷格局分配,以及如何治理、管辖群臣,太子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这样人人都得以保住性命,游淼自己也能全身而退。
但换了赵,赶尽杀绝,就是迟早的事。
这一刻,游淼方意识到孙舆的老而弥辣之处。危难当头,立即启用赵,局势一缓和,再以废立之策,换上太子。然而事情总会出预料,在最后那一刻,孙舆选择了将未来交给游淼,不再固执己见。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敢于放手,比敢于干涉更难。
希望赵争气点罢,不要再出事游淼还是相信自己能全身而退的,毕竟他从一开始就不迷恋权势。只要李治烽愿意,他们随时可以放开,离开。到时候局势不对,便提前脱身就好了。
毕竟事情也未曾展到那个地步,唯独聂丹
“你在想什么”
李治烽问。
“想大哥。”
游淼说,“牢狱里阴冷,不知道他会不会生病。”
李治烽道“回去我就联合军队上书,让老三把他放出来罢。”
游淼嗯了声,
知道赵起初也是拉不下面子,现在尘埃落定,再不可能为太子一事翻案了。迟早得把聂丹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