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盛产胡桃,也可用此物换取丝绸”
有人不明所以“现在我们不正是如此”
于清浅本默默地站在一边,听到这,忍不住墨迹几句嗐,你这是朝贡,是国家性质的,而且一年才朝贡一次,有的几年才来一次。
那条路打通后,各国和大赵的商人平时都可以自由贸易,你国家不值钱的东西卖出去,换你们稀缺的,还能学习文化。大便宜啊
众使臣本来还犹豫不定,听神仙这么浅显一讲,感觉自己国家似乎真占了便宜。……
众使臣本来还犹豫不定,听神仙这么浅显一讲,感觉自己国家似乎真占了便宜。
他们不知道学习大赵文化意味着同化,未来将促进民族融合。只从目前来看,诸国本来就向往学习大赵,只好不坏。
于是纷纷朝皇帝言道“此乃利国利民的大事,外臣回去立刻禀报王上。”
皇帝欣慰地点点头,看了眼眼神督促的皇后,又看了眼太子和福成公主。
脸沉了下,半响“既然如此,封福成公主为大赵使臣,遣往各国出使,另命齐将军带五百将士,务必保护公主的安全。”
此言一出,不仅使臣们惊住,大赵臣子和勋贵们也震惊了。
“什么让公主出使”
“老臣一定听错了”
不说让一介女子当官,只说这是公主啊,怎能去那些小藩国游走,一路宿在荒郊野外,还随时能遇见危险。
“老臣斗胆求圣上收回成命,这等糙事怎能让大赵娇贵的公主去做”
“女子如何能作官”
啊,公主效率也太高了吧,昨天才给她提了一嘴,今天就要出使了。
闻言,众臣和勋贵纷纷怒视着她。
原来是神人做的好事
急什么急这提案既然是公主告诉皇帝的,让她来做有什么不对吗你们以前提过一句吗就搁这儿跳出来
一群人心塞不已。
诸国使臣们倒没那么排斥,毕竟从自己国家的商人口中听说过福成公主,会入民间教百姓谋生技艺和知识。
虽然没能求娶到公主,让她来助自己国家开化也不错。
事情就这样拍板。
却听福成公主取下幕篱,突然问向土藩国主“你方才说,在能力范围内给本宫最大程度的自由,如今本宫不和亲了可还作数”
自从换了理想后,她的思路也生了变化,不再以看未来夫君的目光看人。
从这两日的国宴表现来看,这位国主很希望吸纳大赵圣学,甚至不惜亲身比虎。
想来作为出使的第一个国家,国主若能大开方便之门,定能成功。再以此做作敲门砖,进入别国会更顺利些。
土藩国主没想到峰回路转,也猜到什么,于是欣然答道“自然作数。”
虽与娶公主千差万别,但目的算是勉强达成一部分。
两人相互礼貌地笑了笑。
于清浅偷偷看了看他俩,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半响,她恍然大悟这不就是一群人来面试,土藩国主努力表现,被hr公主相中第一个入职吗
这时,皇帝警告地看了土藩国主一眼,又看向诸国使臣“如此甚好,朕的公主若有闪失,大赵必不罢休”
说着他似有若无的看了一眼于清浅。
众人噤若寒蝉。
这要是谁敢做什么小动作,定被那神仙看得透透的,到时候中原举兵报复
一些人的小心思收了收。
没多久,土藩使臣告别。
福成公主因为第一站也要去土藩,于是带着护卫安全的将军和五百精兵跟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