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实依旧保持平静语气道:“倘若召见了,那么君前奏对,可就事关才学、见识了,机会只有一次。”
“那兄长的意思是?”
刘定远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刘仁实道:“为兄以为,陛下召见时,以一人为好。”
“何故?”
刘仁实道:“对于他们,陛下记住一个等于是两个人,陛下也不大可能会同时记住两个人,因此,反不如一人觐见,效果更佳。”
刘定远仔细想了下,觉得兄长说的有理,可是他有一件事很不明白,兄长为什么对谢岩他们的事如此上心?上一次出主意,那是自己请求的,可是今天呢?完全是主动了,这太不符合兄长一贯为人处世的方法了。
刘仁实猜出刘定远的想法,不等他问,直接道:“父亲的意思是,‘波斯’之事若成,理当有我刘家一席。”
刘定远明白了,原来是一个“交换”
啊,兄长帮忙出主意,谢岩他们若成事,则需要推荐刘家人,或者是带上,怎么算,刘家都不亏,这才是兄长历来的行事风格啊。
“那听兄长的,小弟这就去。”
“不必着急,节后去也不晚。”
刘仁实阻止道:“今日父亲宴客,你哪里也不许去。”
刘定远马上面露苦色,他最怕“哪里也不许去”
这句话了。
刘定远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房里时,一名宦官在“鸿胪寺”
胥吏陪同下,前往“鸿胪客馆”
。
之所以有宦官同行,那是王伏胜特意吩咐的,虽然他不清楚所谓“奏疏”
为什么没有呈到皇帝面前,但是他却很明白,这一次要是出了差错,恐怕自己无法交待了,因此,派个亲信同去,就是为了避免生意外。
当卑路斯听说大唐皇帝陛下派人来拿“奏疏”
时,他激动的都不知道怎么是好!
在“长安”
待了大半年,他想尽各种办法,别说皇帝了,就是“三省”
的高官,都一个没见着。对于谢岩他们的安排,他是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
的态度,从来没有奢想过可以成功,然而,就在他几乎绝望之际,皇帝派人来了,那可真是喜从天降!
“奏疏”
早就写好了,只需要取出来就可以,千恩万谢地送走宦官以后,卑路斯立刻派人去“大宝商号”
,他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谢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