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一脸渴盼的目光落在猎人身上,最后还不忘加一句:“你们放心,我不白拿的,我拿东西换,一千斤,我拿一千斤粮食换,怎么样?”
王福来和商人们都笑了,原来这位“冯校尉”
说了半天,就是想弄一支“辽参”
。
在猎人们看来,这支军队已经给了他们太多的帮助和物资了,如果连“校尉”
的小小要求都不能满足的话,实在是无法说得过去。
因此,两名猎人毫不犹豫地表示:“一定尽力寻找,十日内定当完成。”
不过,他们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两匹马,否则时间不够。
冯宝立刻满足他们,叫人找两匹好马给他们,还说:“不管能不能找到,马就送给你们了。”
虽然王福来和商人们都知道“冯校尉”
为人豪爽,但是仍然被他这样,为了一支“参”
,不仅给粮食,还一出手就送两匹马的豪气给“震”
住了,令他们不得不好好思量一下,“辽参”
倒底有什么好。
午饭时,王福来把此事告诉谢岩,却不想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说:“‘辽参’多在深山之中,得之极为不易。”
言下之意,竟然是马不如“辽参”
珍贵。
王福来不禁更加好奇了,他暗自决定,猎人真要是弄来一支,自己无论如何也得看看清楚,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十天时间足够军士们教会猎人懂得合理使用兵器,并懂得相互间配合了,掌握这些后,基本可以达到让他们自保,击退小股来犯敌人的目地。
冯宝如愿得到了两支“辽参”
,而且形似“小人”
,根须完整,一切都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他兴奋之下,又多给了猎人五百斤粮,猎人死活也不肯要,最后还是谢岩出面劝说,猎人这才千恩万谢的收下离开。
刚一上路,王福来就找上冯宝,要求看看“辽参”
,冯宝也不藏私,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木盒,打开后递过去,然后说道:“需要弄干以后才能长久保存,放心好了,过几天我弄好了,自然会给公公一支的。”
王福来不懂“晒参”
,但是并不妨碍他相信冯宝说的话,他仔细看过后,除了觉得有点“人样”
,别的没觉得奇怪,也就还给了冯宝。
将“辽参”
仔细收好后,冯宝又拿过一个水囊递过去,说:“这个里面,是参须浸泡的水,公公不妨渴了喝些,很管用的哟。”
王福来从不怀疑冯宝对于“吃”
的说法,便接过水囊收好,倒也没有过多的放在心上。
当晚,冯宝和往常一样,请商人和王福来在自己营帐里吃喝,他虽然有些胡闹,却也有分寸,知道军中禁酒,所以他从来不找军官或者士兵来,至于他自己嘛,别人不提,他也就忘了是“校尉”
这么一回事。
席间,王福来忽然说:“冯校尉,你给咱家的水,怎么喝起来有一股子药味?”
冯宝道:“那可能水少了,下次多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