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将之前做了一些检查也纷纷拿了出来。
6轩详细的看了一会,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
呃逆。
也就是西医常说的反流性食管炎。
自行口服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症状缓解很多,不过停药后反复作,后于多家医院就诊,没有什么改善,病情时轻时重,而且还伴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主要的症状就是胃灼热,反酸,呃逆,口中有异味,食欲欠佳,寐可,大便每日一次。
知道了病情,6轩又把了把脉,看了一眼周秉赫的舌头。
“舌质红,苔黄腻,边齿痕,脉沉滑。”
6轩低声呢喃。
脉沉滑表示同时有沉脉和滑脉,沉脉主里症,一般表现为脏腑疾病,滑脉一般表现为痰饮,食积,实热。
有了自己的判断,6轩又静下心,偷听起来。
【反流性食管炎?这是西医的叫法,就中医而言,除“吐酸”
外,皆可归属于“胃痞”
“胸痹”
“胃脘痛”
等病范畴,治疗此病常从肝论治。】
从肝论治?
6轩眉头一皱,有些不明所以。
好在,接下来的一番解释让他很快就想起了自己背诵过的一些内容。
【《素问玄机原病式·吐酸》中有说道:“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
朱丹溪亦云:“吞酸者,湿热布积于肝,而出于肺胃之间。”
患者“吐酸”
,病理机制就在于肝胃不和,肝气上扰,阻于咽喉胸隔,郁而从阳化热为酸。
无郁不成酸,诸般积滞,气郁为先,故治疗时疏肝,次宽中。】
听到这,6轩眼睛一亮,恍然大悟。
中医的神奇就在这里,特别是像他这种科班出身的中医学硕士,往往只需要一些提点,就能融会贯通。
而这提点,尤为重要。
这就是经验。
说到疏肝,方法6轩不说倒背如流,可多少知道一些。
疏肝以理气为先,宽中以健脾为要,总以“通”
法为主。
肝主疏泄,调节气机畅达,可促进脾胃的运化。
故常从肝胃入手,理气开郁以通腑,以通为顺。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一直听导师说中医临床经验有多重要,可没接触过前,6轩并未有太多的感受,总觉得哪怕没有临床经验,靠着自己所学,也能辨证开方治病。
真到了自己接触患者的时候,6轩才知道,临床经验的重要性。
而此刻,这偏僻入里的讲解,更是让6轩知道有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性。
为什么很多人从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总想往大医院跑?
不就是因为一些厉害的中医都被大医院网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