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应道:“这敢情好,我这就准备。”
在池塘边,张碧逸和龙年礼各持香三炷半,仰望天。
张碧逸道:“一炷仁义香,仁义常满胸怀。”
言毕,两人同叩。
龙年礼道:“二柱忠义香,忠义永伴此生。”
言毕,两人再叩。
张碧逸道:“三炷侠义香,侠义同闯江湖。”
言毕,两人三叩。
两人各自手持半炷香,转身相向而对,龙年礼道:“这第三炷半香,还请张兄寄福。”
张碧逸也没推辞,思忖稍许,他朗声念道:“有仁无义香,仁义香自悠。仁心常驻世间暖,义气长存万众念。碧逸年礼金兰结,肝胆相照此生携。”
两人互相握住对方的手,再度对视。
两人互相告知八字,居然都是年仅十七,只是张碧逸年长两个多月。
张碧逸眼神清亮而感激,他欢欣道:“龙弟!”
龙年礼神色镇定而自若,他愉悦道:“张兄!”
只是,张碧逸没有注意到,二人手握着手的时候,龙年礼的脸上已经泛起红霞。
这时夜幕已经落下,张碧逸没有注意到而已。
日子又过去了几天。
在焦急等待消息的时候,龙年礼和吴妈仍旧细心地照顾着张碧逸。他心脏位置的剑伤完全好了,依稀只见一道浅浅的印痕。
龙年礼大多数时候,都拉着张碧逸练剑、吟诗、弈棋。有时龙年礼抚筝一曲,张碧逸就在旁边应和击节。
龙年礼笑道:“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子期琴瑟鸣。你我,大抵算得上这样的情形吧?”
张碧逸笃定地道:“伯牙子期的友情,又怎么比得上碧逸年礼之深情?日后,我俩的故事,必定也会留名青史。”
龙年礼听到碧逸年礼之深情,还要青史留名,脸上不禁微红。
只是,张碧逸心忧庞流芳,即使他非常享受这惬意的日子,可说实在话,他哪里安心得下。
龙年礼派出的人,终于回来了一人。
只是,他在金鸡岭下徘徊许久,又担心被暗哨现,只好扮作过路之人,又在山脚下来回折返了几趟,还是没能打听到任何消息。
听了他的讲述,张碧逸地神色间,充满了浓浓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