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與鍾粹宮關係不大。
很奇怪,明明應該是風暴中心的鐘粹宮,這兩年來卻一直風平浪靜,馬佳芸蘭除了必要幾乎不外出。
連康熙似乎都在這兒尋了一處清靜之地,不時地擺駕鍾粹宮,也因此,鍾粹宮接駕的次數雖然比不上萬歲爺寵的妃嬪們,但在進宮老人里絕對獨一份的。
後宮妃嬪們當然不相信馬佳芸蘭是真的心如止水,只道這又是榮貴妃的一計策,既能避開前朝洶湧風浪,又能獲得萬歲爺的誇讚,果真不簡單。
馬佳芸蘭也不是不知後宮女人的議論,但關於這點她真的有點兒冤。
第151章
外面以為鍾粹宮風平浪靜,實際上,一點兒都不,什麼暗中得意,什麼風輕雲淡,全是其他人的臆想。
艱險狡詐倒有,野心勃勃也有。
馬佳芸蘭這些年,尤其是前兩年,忙到頭髮都掉了不少,頗有點像剛穿來時勞心費力布置的那段時間,可惜現在不比當時年輕,只能靠多吃黑芝麻看能不能補一補。
效果嘛,有,但不明顯,好在她的發量在經過一番折騰後至少保住四分之三,基底厚折騰得起,不至於真禿。
連三位媳婦兒都知道馬佳芸蘭重視保養頭髮的事兒,私底下四處收集方子來獻給宮裡的娘娘。
回到正題,馬佳芸蘭忙的事說與兒女們完全沒有牽扯是不可能的,但重心點不,她的重心集中在在海外。
管里一個後宮是馬佳芸蘭兩輩子的上限,頂多加上宮外商業,要想征服海外,聽起來霸氣,實則困難重重。
萬事開頭難。
馬佳芸蘭第一步的計劃本來是尋一個駐點,這個需根據她腦中的世界地圖,找尋最合適的港口位置。
她第一個選擇的是澳洲,不僅因其得天獨厚的的地理位置,東瀕太平洋,北、西、南三臨印度洋,而且此地現在主要住的是原住民,建立港口不費吹灰之力。
可問題在於現在的澳洲並非未來的澳洲,這片土地還很原始沒有發展,澳洲距離馬佳芸蘭的真正目標歐洲其實並不近,而海上交通風險太大,除了吸引冒險者外,短時間內無法形成商業經濟。
這不意味著馬佳芸蘭會放棄這裡,只是並不適合第一個駐點,在她的海上經濟進一步擴散時,再徐徐圖之。
歐洲人的目標在於亞洲,還是需要從亞洲找一個地,難怪南亞被大不列顛帝國盯上,這裡的確非常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