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锋寒:只要能为奚宗主搞来战马,就不担心奚宗主不指点武功。
。
议事完成,奚名茗留下熊兵:“尉迟将军带回来的兵卒,务必问清楚来历,交叉着互相验证。再彻底打散重组,这些人……必须严加监视。”
“熊兵明白。”
屠刀砍杀无辜百姓的兵,那不是兵,是匪。
“告诫边民,耕种请惜力。至于兵卒……交由边民看守,加紧疏通渠道、垦荒囤地,争取来年宿麦大丰收。”
边民才是奚宗主的死忠。
“属下领命。”
。
所谓“宿麦”
,也就是秋播夏收的冬麦;对应“三月种、八月熟”
的“旋麦”
,即春麦。
别总觉得古人落后,《齐民要术·大小麦》完整记载有南、北方关于小麦栽培技术的不同。
北方要想小麦收成好,五六月就得犁地翻土晒垡。后世经过系统研究,才解释得清楚古人为何如此行事。
小麦初引进,借用粟的栽培技术。可小麦的耐寒力虽强于粟,抗旱力却不及粟。北方春季干旱多风,不利于小麦的芽生长。
这才有了冬麦。
。
奚宗主回归,整个北境再次拥有主心骨。六郡埋头干实事,从经济到人口再到军事,迈入高展期。
大业十二年秋,六郡之地黍、菽、稷等粮食大丰收。
边城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牛羊来源,某李姓知名不具将军:不是只有你突厥会南下打草谷,我的骑兵也擅长抢草原贵族。
亲自跑一趟汗庭,难道白跑?喝那么多酒,难道白喝?宗主和贵族们谈天说地,关心草原历年气候啊水源啊,难道白关心?
再结合我家宗主离谱到脱离凡人的记忆力,几十个草原大大小小部落……宗主素手画舆图,标注得明明白白不是小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