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林听到这句话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其实他哪有什么情况要禀报,不过是临死之前的挣扎。
他自以为到了京师,一切尚有转机。
但现在这架势,朝廷是要在这里就处置了这一切。
“皇上,皇上真要赐我死罪?”
载壦耐心回答,“圣旨,岂会有假?”
“那,那张阁老那边呢?张阁老怎么说?”
“受你的牵连,张璁也免不了被父皇训斥。关于官银走私一案,不止是你,现在是从上到下在追查犯案人员。我已得知,这件事就是张阁老亲自负责的。”
张璁负责?
这件事杨慎也是头一回知道。
按道理来说,皇帝让人自己查自己,这不就是便于他监守自盗吗?查到最后又能查出个什么东西?
不过放在眼下来看,却又不一样。
皇长子当着皇帝面弹劾张阁老,
皇次子到四川更是掀出这桩案子的细节。
皇帝再加压力给张璁的话……他就得仔细的想好如何办这件事了。
不对,
杨慎转念一想,皇帝这是在为收拾张璁留下后手。这种处置方式就像是诱导张璁犯错,你处置的不到位,我就处置你,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个理来。
而张璁也是极其聪明的人,他必定也会明白皇上此举是杀机已现。一不小心掉进去,那就是万丈深渊。
所以他是千万不能再出纰漏的。
这就是正德天子,也是伴君如伴虎的真实写照,他是要么不处置,像这次一旦真处置,那么那种手段之凌厉、力道之到位,完全就是把张璁拿在手里随意揉捏。
这种处置方式之下,像姚玉林这种犯事的官员,是千万保不住的。
说赐死,那就赐死,简单的很,一点风浪不会起。
什么叫掌控朝堂?这就是的。
真要让姚玉林死,那是最支持他的张璁都使不上劲。
而姚玉林呢,他是落难,但并非智商下线,这么一说他就明白过来了,张阁老现在是自身难保,必须得自我革命,根本就顾不上他了。
“姚玉林,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么?”
载壦心情复杂的问。
姚玉林痛苦的闭上眼睛,泪水甚至在他的脸上洗出了两条干净的细线,“三十载浮沉,一时不慎,转眼即逝。我姚玉林,对不起皇上啊!以至皇上最终连面都不让老臣见一面!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