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说我的方法不行,你可有良策?”
“我觉得应当用火烧。也是用盾阵接近谷门,然后倒上沥青,黄油,堆上枯草进行焚烧。只要大火燃烧起来,用不了多久谷门就会被焚烧殆尽。”
刘冀眼睛一亮,认为这个方法可行。
然而还没等他采纳,又有一人反驳了这个主意。
“火烧之计乃下下策,我有上策,望定王采纳。”
说话之人,乃是孙阳。
刘冀惊奇地看着他,“孙将军有何良策?”
“定王,我刚才了解了一下,此谷并不是很大,里面有三个村子,只有二三百人。谷中的田地少,山地多,加上这两年大旱,庄稼收成少得可怜,所以谷中的存粮必然不多。”
“而今天逃入谷中的难民,多大一千多人。你想一下,本就缺粮的山谷突然多了一千多张嘴,粮食肯定不够吃。”
孙阳昂挺胸,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说了半天,就是没有说到重点,气得刘冀差点没一脚踹过去。
“所以呢,你想说什么?”
刘冀耐着性子问道。
“他们没有粮食,就坚持不了多久,所以现在他们应该比我们更加着急。此时派人与之交涉,以定王您的名义招降他们。您答应保护他们的安全,再许以高官厚禄,您觉得他们会拒绝吗?”
孙阳脸上挂着阴险的笑容。
“招降?”
刘冀捻着胡须,认真的揣摩了起来。
“强攻肯定是不行的,即便是火攻也未必能够成功。这些人能建造出这样的谷门,说明当中有能人,不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见刘冀还在犹豫,孙阳接着阐述招降的优势,“定王,这个时候我们逼得越急,他们肯定反抗的越厉害。若是我们退一步,他们肯定也会放松警惕。”
“而且招降还有几个好处:一,您可以趁机索取狗黎说的那种弩的制作方法,若是我军全都配备那种弩,天下还有什么地方是您平定不了的呢?二,您可以得到一名能人的效忠。三,等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把剩下的人交给狗黎泄愤,又能得到僰人的感激。一举三得啊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