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去,你可得多注意些。”
乔蓉道,“你好几年没上过朝,事情都变了,人也都变了。”
游淼点头,知道朝中有人就是好,乔蓉这些年里也都留了心,为游淼仔细搜罗了情报,游淼边吃边注意听着。末了乔蓉又问道“听说北方的可汗送了封信,朝陛下求和”
“他不想打仗。”
游淼道,“南朝也不想。”
乔蓉的眼睛眯了起来,带着担忧之色,游淼又道“但答应归答应,我不会与他议和。”
“议和一事,大臣众说纷纭。”
乔蓉担心地叹了口气,分说道,“大学士是最想议和的,毕竟黄河以南的疆土都收回来了。我看陛下从去年年底起,批阅的奏折就有不少是因为谈判之议。”
游淼也叹了口气,说“除了李延,主和派还有谁”
今时不同往日,昔年太子
与老皇帝在鞑靼手上,是以投鼠忌器,但如今南朝历经几年积累,已拥有了与北方开战的实力。李延要议和,游淼自己是明白的。因为李延不能带兵打仗,更不能建立军功。
所以只有议和,李延才能挥自己的才干,而聂丹此时为何归朝,目地很明确。然而聂丹有许多话是不能说的,更不屑说。剩下的,就都看游淼了。
料想李延与游淼自己,在不久后便将成为主和派与主战派的领袖。
“六部尚书有一半是听他的。”
乔蓉道,“你走了以后,谢徽第二年推去了参知政事,告老了,这空缺一直悬着。”
游淼看了一眼桌上的宰辅印,回到朝廷后,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了。
游淼瞥李治烽,说“你应当还是接管扬州军,不出意外的话,文官和军队还有一场大吵,须得小心。”
“知道了。”
李治烽答道。
乔蓉道“治烽也小心。”
游淼吃过早饭,让乔珏帮着打点行装,自己一人与李治烽上路,前往茂城。
游淼东山再起,是整个朝廷中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一次要打的,势必是一场恶战。
扬州多年来未有变化,春日之景一如往昔,看了这么多年江南春景,游淼又忍不住觉得有点腻了,就像锦绣绫罗,玉帛绸缎般,悦目之物时时看着,总有倦怠之意,更在这多事之时。
李治烽回来后便前往兵部报道,而游淼先回政事堂,政事堂却大门紧闭。
游淼心道不知道我回来决计不可能,关着大门,是要先给我个下马威么唐博啊唐博,一别多年,你怎么还是这脾气。
“少小离家老大回。”
游淼站在门口笑道,“乡音未改鬓毛衰”
内里吱呀一声开了门,一名给事中吓了一跳,说“游子谦”
“游大人”
这么一来,政事堂才算得了消息,给事中们已列队出迎,在门口将游淼迎进来。
大家都成熟了不少,在唐博的带领下,纷纷看着游淼。
“游大人。”
唐博笑道。
“唐大人。”
游淼正色,还了唐博一礼,吏部的文书恰好同时送到,正省了游淼的心,不用鞍前马后地操持,一切都已给他办妥了,,,,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