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寅也坐在了一个袋子上,道,“阿楚可知,为兄其实没有那么喜欢读书。”
黄月英:……
果然,自古以来,真喜欢读书的孩子大概是没有几个的。
“可大兄早夭,二兄不良于行,阿父便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为兄身上……”
黄寅苦笑着摇头,“为了不让阿父失望,为了咱们黄氏一族能发扬壮大,不得不耐着性子去读书罢了。”
“那兄长喜欢做什么呢?”
“以往,并无甚喜欢的,出仕也好,读书也好……大家似乎都算这般选择的。”
黄月英默。
在这时代,没有人会去关心一个孩子喜欢什么东西。
“可当为兄见到那亲手育出的秧苗成长为壮硕的禾稻,稻穗上挂满谷粒,从青变黄,最后收割脱粒入库,再成为饭桌上那一碗香气四溢的白色稻米饭,入口时……竟要流出泪来。”
黄寅笑着。
“那种期待庄稼长成,期待众人能吃上饱饭,并听得他们赞上那么一两句……”
“为兄便觉得内心无比满足了。”
“且,自今岁负责禾稻播种开始,以往的迷茫与不知,全部消失。”
“在这田地间,寅,觉得安心无比。”
听完,黄月英内心复杂。
黄寅在天子面前一哭,哭回个县君以及一个县的封地。
他的名声,早已传开。
在这时代,名声好,就很容易做官。
刘表,当然也不会放弃这样一个人才,便有意要举黄寅为孝廉,之前在襄阳时,就与黄寅透露过的。
想到这里,黄月英笑了笑,难怪黄寅一直很怨念秋收没有等他。
“那兄长便负责庄内外耕种之事,如何?”
“襄阳那边?”
“阿楚去与兄长分说便是。”
“多谢阿楚了。”
“阿楚得多谢兄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