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后代中,会不会有人为了一己之念,为了支付庞大的财政开支,毫无节制的滥宝钞,那时候,宝钞还价值几何?”
“如果民间抗议,那这位皇帝,会不会颁布旨意,为了继续榨取百姓手里的钱财,强制推行宝钞,甚至拒绝使用宝钞者要治罪,罪至全家充军?”
面对朱标的质问,
朱元璋沉默了……
一旁的朱雄英震惊的看向自己亲爹,他是怎么知道有这样一位皇帝!
趁着朱元璋深思的时候,朱雄英悄悄靠近朱标,用仅二人能听到的声音询问:“爹,您说的这位皇帝是谁啊?”
“我怎么知道,反正姓朱就行。”
朱标赏了朱雄英一个白眼。
“你说的这种是亡国昏君,不可能是咱们朱家人,咱们都是穷苦家出身……”
朱元璋越说越没底气,
经历无数朝代的起起伏伏,
现在谁还敢做王朝传承千秋万代的美梦。
“爹,面对现实吧,朱家的后代出现贤明帝王是偶然,出现昏君才是必然。”
这一刻,
朱雄英被朱标的坦诚,帅了一脸!
如此身份,敢于承认这种事情,朱雄英忍不住开口附和:“皇爷爷,爹说得对。”
“朱标,你来回答咱,你不是想要助推商业展么?回归到每个商贾背着几百万铜钱做生意的时代对么?”
“爹,您忽略了,只要我们打通民间兑换宝钞的渠道即可,如此一来,无论何时何地,百姓都能将手里宝钞换成金银,即便遇到天灾,也有国家兜底。”
双向兑换通道的贯通,
就意味着朱元璋再次打自己的脸,允许金银在市场流通,
不过,已经打习惯的朱元璋不在意这个细节,
“那咱且问你,如果某一天,就那么巧合,全天下百姓都在同一时间要求朝廷将他们手里的宝钞兑换成银子,国库拿不出这么多钱,怎么办!”
既然此前都假设十年天灾,那朱元璋预估的挤兑事件也完全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