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心极为震撼,”
“那就是孔子追求的浩然正气么?”
朱元璋犹豫片刻,沉声道:“虽然咱也没有亲眼所见,但,理应是。”
“宋朝的张载能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并成为后世读书人常挂在嘴边的自省之言,那这些人应该不是嘴上道德仁义,暗地里鸡鸣狗盗、男盗女娼之辈吧。”
对于朱雄英的谏言,朱标往往是听一句,想十句。
这一次,
他立即理解朱雄英想要表达的内容,将朱雄英的话接过来,
“既然雄英提到这个问题,我也常常扪心自问,十万人陪葬啊,恐怕秦始皇听到这个数字也得犹豫片刻,那为什么这群人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做?”
“三纲五常,君臣大义当真值得十万人用生命去捍卫?”
朱元璋心中有些晕,可他已打定主意,任凭这对父子如何开口,他也不会改变想法。
“他们陪葬的不是宋朝那个8岁的亡国之君,而是汉人压制胡人上千年的历史,终结在他们手中,他们无颜苟活!”
“现在,在爹的英明领导下,我们汉人终于驱逐鞑虏,复我河山,汉人断了几百年的脊梁,重新被您接起!”
“打断一下,这与之前说的有什么关系。”
面对突如其来的吹捧,尤其是从太子朱标口中说出,朱元璋显得格外谨慎。
“皇爷爷,这是一种精神,正是因为我们始终传承着这个精神,才能抵抗住无数次蛮族入侵,才能在国家百姓陷入断骨绝种之际,无数先辈毅然决然挺身而出!”
“什么精神?”
朱元璋忍不住开口问道。
“皇爷爷,这种精神叫名节!”
“这种精神叫大义!”
“这种精神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朱雄英慷慨激昂的紧握双拳,激动道:“皇爷爷,您明白么?”
“咱?不明白。”
虽然朱元璋听到这里,有一些热血被点燃,但不多……
“大明朝堂在您的带领下会越来越稳定已成必然,那到底如何激这群读书人持续性的为大明献策安邦?”
“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