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雄英将目光重新与自己交汇的时候,朱标头皮一麻,熟悉的感觉又来了!
“说完啦?”
尽管朱标示意再放出一点线索,但朱雄英短时间也只准备这些,
只好微微摇头以对。
就在朱标摸不着头绪的时候,李善长忽然开口询问,“长孙,为什么您要写旬记,而不是日记呢?这样不是更清晰的知道每天生什么。”
朱雄英默默吞咽一口唾液,最终还是心中的善意占据上风,“李大人,日记天天都要写,会很累,更重要的是,有时候会玩的丰富多彩,有时候又会很枯燥,所以记录下来的话,不好看。”
旬报、周报、日报,
堪称职场人的三大噩梦,
原本朱雄英并不想这么早的将这个形式引入大明,
可今天刘三吾今天在内阁分享刘备笑话,
属实是让朱雄英明白,他们的工作简直太不饱和!
如今大明百废待兴,
为了将来自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只好现在就下手……
朱标不断品砸着朱雄英最后的回答,
然后,
他悟了!
“诸位大人,对于如今官员的工作情况,我有一个想法……”
朱标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在场所有大人的支持,
其一,
组织官员编写旬记,为大明提供一条从结果出考核官员的路。
未来大明的官员考核,
就可以结合旬记记录的情况,判断工作是否及时高效的完成,
如果有人胆敢作假,
那可太对锦衣卫的心意!
其二,
大明的展方向,将会更加清晰,每年的目标,将会被不断分解到每个县令手中……
其三……
讨论至兴奋的大人们,声音越来越大,
根本没注意到朱雄英何时离开,
只有案牍上墨迹未干的一张旬记,
证明朱雄英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