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老身聊发少年狂什么意思 > 第75章 倾国倾城(第2页)

第75章 倾国倾城(第2页)

齐邵并不明白,越是不识字的百姓,对这些东西越是迷信。尤其是大灾过后,天又有异象,总是会想到一些其他的东西。齐邵是看过李锐的三国演义,邱老太君的注解中有对这个东西的详细描述,他才知道这是何物,其他人最多知道这种灯,就如知道木牛流马一样,却不知道究竟长什么样,到底怎么飞。

见这些人就差没上来抢那最后几盏灯了,齐邵连忙大声说清了这孔明灯的特点和寄托思念和祝福的意义,又亲自燃放了一盏写满祭文的孔明灯,最后说道

“此地是先贤和大儒教授知识的场所,我们都是国子监的太学生,所以才在这里祭祀。国子监并不是贩卖东西的地方,若大家也想亲手放一盏孔明灯,不如移步东西二市,东西二市的中心位置都有京兆府特意为我们搭的放灯台,若各位也有想要祝福的亲友,却不识字的,也可以找我们这些学子帮忙题字。”

咳咳,不过笔墨和灯是要本钱的。你懂得。

见这群百姓的狂热还没有下去,且有越来越多的态势,国子监一群弄出祭祀风潮的学子们赶紧调头就跑,一口气冲进了国子监里。

“呼,呼,吓死人了,现在怎么办”

赵聃看着齐邵,“我们就一直在这里躲着”

几个学子都拿疑惑的眼神看着齐邵。

“怎么可能我还和邱老太君与李锐他们约好了在西市见呢。我们还得去为别人送祝福不是吗。”

齐邵窃笑了一下。“嘿嘿,我早预计到了这种情况,让我爹给我在国子监开了个偏门。我们走”

“有个国子监祭酒的爹真好啊,这大晚上还能大开方便之门。”

国子监为了防止闲杂人等入内,到了傍晚就关闭所有偏门,正门进出还要登记,是以许多学子怕麻烦,虽然本朝东西二市没有宵禁,他们晚上也不怎么出去。

“得了吧,别酸了。人家齐邵又没有借偏门之便去找过什么美娇娘。”

“你怎么知道就没有过呢说不定齐邵真有过。”

“齐邵,你自己说”

“这个我们还是先出去吧”

京兆府的兄弟们,不好意思了,多挡段时间,帮他们在外面多宣传下吧。

回头请你们喝酒

话说信国府这边,顾卿吃过晚饭就带着两个孙儿和一干丫鬟婆子动了身。

自上次中秋灯节的事情,李茂已经吩咐过家将们,若是老太太出门,至少要跟上三十个家将。这些家将听从信国公的命令,一到顾卿要点家人出门,立刻一群人提早去了门前待命。

再加上丫头、婆子、李锐、李铭,李钧,顾卿表示自己看起来不像是出去赏灯的,倒像是出去打群架的。

她和三个孙子到了门口,正准备上车,却看见身边有个小丫头指着天空大喊“快看天上,那是什么”

顾卿和其他人抬头一看,正是数十盏孔明灯漂浮在夜空之中。

一时间,恍若星子降临。

顾卿在现代时已经看惯了孔明灯漫天的情景。她家住在江边,又是高层,有时候遇见佳节,经常能见到江面上方浩浩荡荡的孔明灯漂浮在天空中的情景。

到了古代,依然能看到熟悉的情景,在现代时的无数片段一下子就浮现在了她的眼前。

一下子是一群朋友围在江边放着各种类型的烟花,然后再放上一盏孔明灯祈福;一会儿是她和妈妈站在家中的阳台上看着渐渐飘远的孔明灯。

妈妈会絮絮叨叨地说“啊别掉下来烧了江对岸的农田”

,爸爸边看抗日雷剧边说“没文化,火烧完了没热空气了才会掉下来,拿什么烧田”

,然后惹得妈妈一阵粉拳伺候

顾卿看着已经飘在圆月附近的孔明灯,此情此景,实在惑人。她的口中不由得喃喃地念着李白的千古名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啊李白,你可知如今已经有“今人”

见到了“古时月”

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