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臣看来……”
李斯并未犹豫,显然这话他早就准备好了:“夏阳君多年来为秦效力,屡建功劳,可这爵位却是王上即位后才赠与的。君上一心只为秦国,她与相国的治国之道并不完全相同。”
言下之意即是,完全可以让吕不韦与赵维桢左右互搏,形成掣肘。
“所以渠确实要修。”
李斯说:“纵然相国不乐意,也得修。”
政见上的分歧,多数是来自利益和立场的分歧。
而有了利益分歧,一切联盟都可破解。
修渠一事,完全可以成为夫妇二人之间的一个裂缝,以及日后联盟分崩离析的隐患、秦王政日后找麻烦的借口。
李斯话没说完,但嬴政听得分外明白。
他再次陷入思考之中。
嬴政觉得,维桢夫人甚至可能预料到了这点。
她举荐李斯,是因为李斯会依附于秦王政,而非夏阳君,或者堂堂秦相国。他会是朝堂上的另外一股势力,左右秦国的风向,乃至成为防止一家独大、威胁
王权的有力工具。
为此,维桢夫人便不在乎李斯会针对她,或者仲父。
离间之计啊。
嬴政心下了然。
“好。”
他心思电转,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你出个修渠的方案给寡人。”
李斯一愣:“……王上?”
嬴政很是理所当然:“既然你说要支持夫人修渠,总是得拿出理由来。
一则届时仲父出言反对,拿不出完整方案,怎能说服他让步?二则既是要命郑国修渠,也不能让他白白捣乱,既要做出提防,又要节省时间与劳工物资。
李卿主张修渠,此事寡人能放心交给你么?”
国君这么说,当臣子的哪里敢说不。
这完全是秦王政出于信任和欣赏,才委托如此重任给他!
李斯心中惊讶之余,也是反应迅速地抓住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臣定当倾力而为。”
只是——
应下之后,再看嬴政冷淡的神情,李斯又不免心中古怪。
说什么“出个方案”
,王上这语气、这说辞,和夏阳君简直一模一样。
委托与重任,明明是个好事,但李斯就是莫名其妙感觉自己被国君这师徒两个人算计进去了!
而嬴政可不给李斯犯嘀咕的时间。
刚刚退下的侍人又走了进来:“王上,相国与太师来了。”
嬴政:“请他们进来吧。”
不出多时,吕不韦和赵维桢来到了偏殿。
李斯是赵维桢推荐给嬴政的客卿,吕不韦便也没把他当外人。客气行礼之后,他径直向嬴
政开口:“王上,不韦听闻韩国的探子回来了。”
嬴政颔首:“郑国确是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