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贵们倒是有可能,但是他们中有几人跟藩王有姻亲关系,所以要慎重挑选可以合谋的人。
至于朝外的其他学派……
呵!
藩王们一旦没了对官吏的任命权,那谁来任命藩国的官员?
中央!!
中央的官员们哪儿来?
那当然是由科举选上贫家子弟。
勋贵彻侯们看不上偏远之地的小官,但这些科举上来的贫困子弟不同啊!
这就跟偏远地区的农民家里养出个公务员一样,有个编制就不错了,你还挑剔个什么!
如此一来,不仅是关中的贫困子弟们将记得晁错的好,就是各大学派也会为了各自的影响力而放下对法家乃至晁错本人的成见,跟着推动由中央任命藩王官吏的建议。
第155章
平心而论,晁错绝对是朝廷里最讨厌的人……且没有之一。
可讨厌归讨厌,你也不能否认晁错的工作能力,以及他对两代帝王的需求把控力。
即便是对晁错抱有深切恨意的人,即便是对法家带着有色眼镜的人,都不可否认晁错的能力很强,哪怕是再其它学派掌握话语权后也不能否认法家的必要性。
这就是学派在乱世,在大统一王朝里的生存之道
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将其放大成不可缺性。
“如此一来,天下学子怕是人人念叨着内史大人的好。”
因为刘瑞的命令,卫穆儿进出甲观如无人之地,并且在刘瑞的办公区后也收拾出卫穆儿的办公区。
“好什么好。”
刘瑞闻言不屑道:“长了刺的苹果。吃起来再甜也不可避免地被扎了嘴。”
上奏剥夺藩王对本地官员的任命权一事自然是皇帝在背后授意,太子在一旁推波助澜。
这种施恩于天下学子的事同时也是得罪宗亲的事。
吴王一死,就轮到赵王齐王乃至淮南王了。
可这些老藩王一死,谁来接替大汉藩王的权杖?
当然是刘瑞的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所以他能代替晁错提出这种事吗?
不能!
毕竟咱们私底下是什么德行大家都心里有数,但是摆到明面上就不太好收场了。
是以刘启和刘瑞都十分默契地把晁错推去搞定这些麻烦事反正他都得罪那么多人,再多几个也没问题吧!
卫穆儿是有妇好和平阳昭公主为模板的聪明人,自然看得出朝会后的波涛汹涌,所以也是调侃性地一说,随即叹道:“黑手套也有脏的没法洗干净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