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小宝,田里的稻子你不用管了,你还是去学堂吧,你一定要给爹考个秀才回来。”
伍家老两口那样对他们,虽然伍大郎嘴上什么都没说,但是他心里都清楚,父母和兄弟都看不起他。
要是他儿子也成了秀才,那他就可以在父母面前抬起头来。
“爹,我都说了,不着急这几天,我心里有数的,爹你就放心吧,儿子一定会给你和娘考个秀才回来的。”
伍小宝啪啪拍着胸脯说道。
“唉······”
伍大郎重重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四人继续埋头干活,可没一会儿,杨秀才又来了。
这次不光是杨秀才一个人过来,他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人,还有几个头花白的老头。
伍大郎看见过来的几个人,他问喊道:“族长、三叔公、五叔公、六叔公,还有几位叔伯,你们怎么来了?”
没错,来的正是伍氏的族长和三位最德高望重的老人,还有几位在族中说得上话的人。
杨秀才指着伍小宝对他们说道:“伍族长,以及几位伍家的长辈,你们看看吧,读书天赋这么好的苗子却在田里干活,真的是太浪费了。
小宝这孩子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必定会考上秀才,而且还有希望会成为举人。”
族长和三位族老听杨秀才说举人,他们都看向杨修才。
族长问:“杨先生,伍小宝的读书天赋真有你说的那么好?他真的有希望成为举人?”
杨秀才道:“就这么说吧伍族长,伍小宝虽然有时候很调皮,但他是我教过、也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孩子。
不管是什么文章,只要我讲一遍,他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他天生就是读书的种子。”
“他和伍二郎比如何呀?”
三叔公问。
杨秀才:“伍二郎根本不能和伍小宝比,我记得伍二郎是十六岁才考中童生。
而小宝明年就要参加县试,他今年才八岁,明年也才九岁。
而且我认为他有九成的把握能考上童生,九岁的童生,各位见到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