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灶王的士兵,他们吃的最多的苦,可能就是平日的训练了。
“精简官员已经初见成效,众爱卿还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崇祯皇帝目光巡视。
故而才开始出力。
但是现在,却成为了他振兴大明的阻力,他知道,这些人是害怕灶王对他们的清算。
“若是灶王,不再展,就这样保持下去就好了,”
崇祯皇帝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在天兵里面想要搞歪点子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上到天兵,下到乡勇,基本上都很老实。
但是,灶王不一样。
当然,最关键的不是,灶王能够覆灭大明。
他清楚,一些官员,往日,是他中兴大明的阻力。
自从灶王来到京城以后,朝会就越的频繁。
拥有那样威力的武器,怎么会轮得着他们士兵们上阵打仗呢。
种地的和当兵的一样,都构成了这个王朝的基石。
当然,上缴财产的地主灶王放过了,但是,上缴土地财产,对于这些人来说,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呢。
跟着他的节奏励精图治,灶王未必不能灭。
恐怕他们连敌人在哪里都不知道,灶王和他那神机营的士兵就已经将敌人消灭了。
“哦?什么故事?”
崇祯皇帝身体前倾做倾听状态。
周围的大臣们也将好奇的目光投向来宗道,不知道来宗道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灶王,从天津起家,一路直奔陕西,”
来宗道缓缓说道。
崇祯皇帝略微颔,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那他为何要去陕西?”
来宗道反问一声。
周围的大臣做沉思状。
先前有过猜测,天津距离京师太近,若是有人反叛,必然会被京师派出兵马第一时间剿灭。
毕竟,灶王是越来越强大的,这一点已经是朝廷所有人的共识,灶王当初十分弱小,从天津走出的时候,不过十数人。
而现在已经占据河南山东陕西大部分的领土。
“灶王,或许最开始只有变化出粮食的才能,直奔陕西而去,应当是得知了陕西大旱的消息,知晓,那边灾民遍地,而他又拥有这种能力,来到陕西以后,必然受到难民们的拥护,再加上,灶王深知,自己暂时不是朝廷对手,陕西,距离朝廷又远。”
“他知晓,朝廷得知他的的消息,也需要月余的时间,得知消息以后,又不会第一时间纠结重兵剿灭,而是派出当地兵马,去剿灭他,这就又给了灶王展壮大的机会。”
“灶王深知,自己的才能一定会被暴露,但是,他也知道,朝廷,并不会相信他拥有神奇的变化之术,故而,一次剿灭不成,朝廷依旧不会派出重兵。”
“除非一省难以剿灭,三省剿灭失败,最后五省,朝廷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可惜呀,已经晚了,灶王,已经成长到了不惧朝廷剿灭的程度。”
“已经到了,必须要和后金人联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