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苏桓」想起了「张利禄」,「段奇」笑着说道:“……哈哈哈……那个小子,以前在书院的时候,就喜欢给别人起外号……给我起了个「断气师兄」的名号,那会,可没让我少揍……”
。
“……可是,如今呢?那小子可是风光了……不知道在什么样的机缘之下,他现在,当了这定远城「南城巡查侧使」,领朝廷「正七品」官衔……你以前在书院时,诸般事宜,可没少帮过他……要是以后你有什么难处……可以去找找他,他应该可以帮上一二……”
。
……
“……噢?……没想到,这小子……可真算是飞黄腾达了……”
:「苏桓」也确实没有想到,那个曾经「总是叫自己苏大哥」的少年「张利禄」,竟然如今会有这般机缘造化。
可是,此时的「段奇」却颇为惋惜的说道:“……哎……其实,说句真心话,在书院那么多年,我最看好的人,就是你「苏桓」了……我一直觉得,只有你这种「正直良善、有勇有谋」的人,在走上仕途之后,才能真正的,为百姓谋求更多的福祉……”
。
“……可惜,有时,世道并非人愿……再加上你曾经为救一名无辜农户,得罪了那「孙公子」,被小人断了仕途……哎……这些腌臜事,不提也罢……”
。
……
定远城。
思丰十四年。
正月初九。
……
南城政务司,府衙门口。
午时一刻(约十一点十五分)。
一名持刀兵卒,穿过蜿蜒曲折的别致回廊,途经堂皇前厅,走过雅趣侧院,来到一处,有些年头的侧屋。
“……张大人……政务司,府衙门口,有一位打扮书生模样的男子,说想要拜访您……他说,曾是你的学院同窗……名叫「苏桓」……”
:在走进「办事侧屋」之后,持刀兵卒,朝着坐在主座上,一名身穿七品官袍的男子,恭敬的拱手一礼禀告道。
「……苏桓?!」:坐在案桌前查阅文册的「张利禄」,内心颇为意外的暗道,但表情如常,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内,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他放下手中的文册,不禁思量道:「……这个“苏桓”
怎么突然过来了?……以前,为了一个女子断送了大好前途……又得罪过,如今权势滔天的“孙公子”
……这种烂泥扶不上台面的家伙……突然来找自己,定然没什么好事……」。
想到这里,「张利禄」清了清嗓子,又重新拿起了刚刚查阅的文册,向持刀兵卒吩咐道:“……本官从来不认识一个叫做「苏桓」的学院同窗……叫那人离去……还有,本官政务繁忙,以后不要什么无关紧要之事,都来通传……”
。
“遵命!张大人!”
:在接到「张利禄」的明确指示后,持刀兵卒,领命而去……
……
正月初九。
山泽书院门前,忘语棋社之间。
……
未时五刻(十四点十五分)。
一个人走在熟悉的街道,「苏桓」看着那生活过的书院、游玩对弈过的棋社……
曾经那如此真实的一幕幕,如今已是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