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大夫的人品,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姒安是相信的。
关键是,他能为己季做点什么,有没有上桌的权利。
“公冶大夫在齐国,能指挥多少军队?”
“我是一名旅帅,下大夫爵位,麾下有五百人,其余四百五十人,由副将暂时率领,驻扎在临淄城,北门大营,和我关系密切的旅帅还有四位。”
公冶大夫的态度非常明朗,如果姒安需要他的帮助,他有五百人可供差遣。
若是不够,只要条件到位,他能拉拢其他四位旅帅一起,凑出两千五百人。
公冶大夫的政治嗅觉,比姒安预料的,还要敏锐。
姒安还在掂量他的分量,看看他是否值得投资,他就主动把自己的家底,全部抖出来,显然已经猜到姒安的意图,愿意搭上姒安这条线。
“公冶大夫知道我要做什么?”
姒安问道。
姒安都明着问了,公冶大夫也不再打哑谜,“知道。”
姒安让粟清空附近的人,保证不会泄密,然后说:“说吧。”
“公子是在为高家,或者说是在为公子小白,拉拢盟友。”
姒安看向公冶大夫的眼神,充满无法理解和不可思议。
这么睿智的脑袋,是一个四肢达的武夫,该有的?
宋文低头说:“不知。”
一万人,他还敢尝试,十万人,他只剩下一头乱麻。
“我作为杞国公子,直接指挥几个人做事?”
姒安问道。
“公子的两位师兄,粟、罴、石头、正还有我,一共七人。”
姒安点头说:“七个人,我指挥起来很轻松,再增加十人,我也能管理好,但再增加,我就做不到这么好了,这就是我的指挥能力,但你觉得,我实际能指挥多少?”
“公子能指挥十几个人,也能指挥十万大军。”
“你太小看我了,杞国有多少人,我就能指挥多少人。”
姒安笑道。
“但事实上,我的确只能指挥十几个人,这两者之间,看似矛盾,实则都是正确的,如果你能想明白,我是怎么做到的,你也就能做到了;
去和正一起讨论吧,我不会告诉你正确答案,想要学会,必须自己去领悟,教是教不会的。”
“是,公子。”
公冶大夫看见姒安和宋文的私下交流结束,这才回到姒安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