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冰冷的银色剑光,让人不寒而栗。
姒安让侍卫们准备了很多粗细相近,种类一致的木柴,作为测试标准。
为了能有个参考,姒安请公冶大夫用他的青铜剑劈砍木柴,作为青铜剑的锋利标准。
随后,让侍卫们各取一柄铁剑,逐一劈砍测试。
青铜剑斩不断的木柴,铁剑一剑就能斩断,不是依靠冲击力折断,而是完全斩断,剑刃没有留下任何损伤。
后续的二十四柄铁剑的测试结果,都是如此。
姒安的要求,固然能最大程度保留精铁的原有性能,但也制约了工匠们的挥。
同样的材料,最朴实的锻造手法,结果必然是相似的。
“公子,”
公冶大夫说,“木柴测不出铁剑的强度,不如用青铜剑与之对碰。”
剑刃的锋利与硬度对比,公冶大夫的青铜佩剑输了。
他想证明剑与剑之间的对砍,自己的佩剑更强。
他不相信,姒安花费几天时间就冶炼出来的铁,能胜过久经考验的青铜剑。
“可以,”
姒安说,“轻碰和全力对碰,各试一次。”
轻碰检验剑刃的硬度,全力对碰检验剑身的韧性。
轻碰实验,公冶大夫继续用自己的青铜佩剑测试。
他想知道,高家工匠制作的铁剑,能不能胜过自己,精炼的青铜剑。
公冶大夫见礼说:“公冶请试剑。”
“可以。”
姒安不在乎公冶大夫可能的作弊。
若是青铜武器能用技巧砍断铁器,铁器也不会取代青铜剑,称霸后整个冷兵器时代。
公冶大夫随意挑选其中一柄铁剑,左右手握紧剑柄,剑锋相对。
他深呼吸,吐出气息,轻轻碰撞。
青铜剑被铁剑磕出一个细小的缺口,铁剑安然无恙。
公冶大夫失落地交出铁剑,放弃全力碰撞测试,站回姒安身后。
姒安没有继续坚持测试。
他也不想在公冶大夫面前,暴露铁器真正的锋芒。
麻杆打狼两头怕,两人各自后退一步。
按照常理来看,两种剑的差距不大,双方主人都没有把握,才会同时产生,心虚这种心理。
公冶大夫利用这个原理,判断姒安也在担心自己的剑会失败,心里顿时好受不少。
铁剑在高家工匠的高技艺加持下,略占上风,以公冶大夫为代表的,青铜剑使用群体,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姒安上前一步说:“所有铁剑,表现都很好,每一位工匠,都没有使用反复锻造的工艺,铁剑就能劈断木材,说明我们的冶炼的精铁,品质非常高,说明此次冶炼,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