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太史家族,姒安来劲了。
电视剧里看过崔杼弑其君的故事,齐国的太史家族才是这一幕的主角,光辉足够照耀华夏五千年历史。
能与这样的家族共事,称得上一句荣幸。
姒安眼前一亮,毛赢解释道:“国家的确有太史家的家臣专门研究天象,与齐国宗室的太史家同出一源,小师弟若是需要,我一定为小师弟请来一位太史家传人。”
西周时期的天文学家,官职就是太史令,也称太史,相传,从夏代就已经设立这个官职。
崔杼(zhu,读四声)弑其君的故事中,坚持“史家文书,一字不改”
的太史家,其实是正儿八经的天文学家族。
记录历史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包括后来的司马迁,他的主要工作,也包括观察天象,推算历法。
到魏晋时期,太史才剥离修史的职责,专掌天文历法,名字也因为时间不同而不同。
如果能得到一位太史家的传人,修史、推演历法的人才就一次性集齐了。
修史和推演历法,正是姒安需要,却遗漏的部分,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拜托师兄了。”
“小师弟客气了。”
“隰家有卫先生,国家有太史家的人,高家最厉害的是什么?”
姒安问李克。
“我们学习的高家家学和工匠,就是高家独一无二的优势。”
姒安点头,“怪不得老师一口气送我二十多户工匠,原来这就是高家的看家本领。”
高家家学看似不显眼,但依托高家家学,高氏在后来的历史中,一直是不可小觑的家族。
渤海高氏,以及后来建立北齐的高洋、兰陵王高长恭、隋朝开国元勋高颎(jiong,读三声),都是高家家学不断展积累的硕果。
与之相比,国家和隰家的传承,都只能算是普通。
己季调侃道:“小师兄集齐齐国各家所长,杞国都快成为小齐国了。”
“齐国上卿是我的老师,齐国是杞国的老师,有何不可?”
“正是如此。”
毛赢笑道。
在他眼里,人需要拜师学习知识与礼节,国家也要向更加强大的国家学习优秀的制度。
“其实我最想要的是太公所著的《六韬》。”
姒安说。
“《六韬》就不用想了,”
李克说,“兵法一直是不能外传的秘术。”
毛赢说不可能,李克还有可能通过旁门左道搞定,若是李克都说不可能,那就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