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说一说姒安吧,我想知道,这个才到临淄两个多月的杞国公子,有何等魅力,能让我的好徒儿都为之心动。”
“小师弟这个人,不拘小节,而行正礼,游玩心思颇深,却自有度量,聪明勤恳,坦诚心正。”
“就没有缺点?”
国懿仲笑道。
“比较呆,明明精通人心,却不擅长揣摩他人想法,所以有时显得不太聪明,老师交代我的事情,只有他没有猜到。”
“听你这么说,他不像是君,更像是正直的能臣。”
“不,老师,他是更好的君主。”
“说说看。”
“李克曾告诉我,他们一起去巡视农庄的时候,小师弟就在讨论中提出‘克己’这个说法,他对君主最大的弱点了然于心,是自知;
小师弟和李克都要在农庄挑选侍卫,小师弟因为李克更了解高家的农庄,全程听信李克的建议,不露丝毫怀疑,是信臣;
他能站在底层野人和奴隶的角度,说贵族高人一等,但必须心怀良知,是爱民;
前不久,李克上门帮他求取工匠,他迎娶馨儿妹妹,促成思齐城的建立,是奉国;
一个克己、信臣、爱民、奉国的储君,对于臣子来说,一定会是一位好君主。”
国懿仲不断点头,“如此看来,确实是个不错的君主,值得你为之付出。”
毛赢笑道:“不仅如此,我听李克说,他帮助小师弟来国家求取工匠,回去却被小师弟责备。”
毛赢断句非常巧妙,勾得国懿仲好奇心泛滥不已。
“这是为何?”
“小师弟责备李克忘记给他收集工匠,李克反过来责备小师弟,忘记自己帮助他收集工匠,一直不闻不问,直到隰伯平登门拜访,需要使用工匠,才想这回事。”
国懿仲哈哈笑道:“这就是你说的不拘小节?着实有趣,姒安是怎么说的?”
“小师弟给李克道歉,承认自己确实忘记了,老师可曾见过这种君主?”
“坦诚认错的君主,很少,但确实存在,明明可以糊弄过去,却大大方方承认,并赔礼道歉的君主,的确是第一次听说。”
地位越高,越要脸,越拉不下颜面,为了“高贵”
的颜面,掌权者什么都做得出来。
比如姜诸儿,和文姜私通被鲁桓公现,不仅不认错道歉,反而让彭生杀死鲁桓公,从源头解决麻烦,后来鲁国问责,姜诸儿又杀掉彭生给鲁国一个体面的交代。
打鲁国以后,姜诸儿依然死性不改,将私通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