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虽然重视祭祀,但和农业生产相比,还是要往后排,吃饱才是这个民族真正的天。
姒安经历过耗时一个上午的“简陋”
祭祖,原以为丰收祭祀,会更加繁琐复杂。
结果,半小时就结束了。
一句“礼成”
,乌泱泱的人群开始退场,退了一半,全部改成跑,收粮食去了。
己季领到一把青铜镰刀,回头看到姒安也手拿镰刀。
“咱们比比,看谁学得快。”
己季说。
“你确定?”
姒安佩服己季的勇气,他这辈子没干过农活,上辈子可没少干。
虽说这时候的镰刀和后世差距不小,但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割几下,适应工具,他就是一个熟练的收割好手。
姒安身后跟着他的五名侍卫,干活表现是他们能吃苦耐劳,扛得住训练的检验。
不管什么时代,吃苦耐劳都是底层人民必备的技能。
姒安一点不担心他们被淘汰,测试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也就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通过,一个比一个兴奋,只等一声令下,好让姒安看看,谁才是五个人当中,最靓的仔。
他们手里的工具也是青铜镰刀,但质量明显不如己季和姒安的,再看其他人手里的工具,甚至还有石头打磨的。
这一幕更加坚定姒安炼铁的决心。
缺铜是这片土地过去、现在、未来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铁矿质量虽然差了点,不像欧洲随便烧一下,捶几下就是铁器,但好歹是不缺的,解决技术问题,用铁才是正确且唯一的道路。
姒安印象里,齐鲁大地铁矿并不少,足够农耕文明使用了。
堪舆人才已经有着落,杞国的改革,只差改进技术,找到矿脉了。
下地以后,一行人排成一排,己季和姒安身边各有一名指导老师。
起跑线一致,但没过几分钟,五个侍卫杀红眼,已经冲到前面去了。
姒安还好些,几下就学会了,不算慢。
指导老师见他已经学会,吭哧吭哧也冲上去了。
己季还在漫长的学习中……
若不是他的指导老师帮忙收割,他说不定还能坐在起始的田埂上休息一会儿。
“行不行啊,季哥哥。”
姒安贴脸开大。
“你怎么那么快?”
己季已经崩溃了。
己季觉得自己要被姒安逼疯了,学什么都快,还让不让人活了?
曾经他以为自己当是一代人杰,现在,他只祈祷自己别那么废物,起码能看到姒安的影子。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说着,姒安给己季示范一遍标准动作,看得己季的指导老师不停点头。
回头再看己季,虽然没什么表示,但己季看到了嫌弃。
时间来到中午,姒安和己季回去休息,其他人还要继续干活。
能在地里休息一会儿已经是高家仁慈了,其他奴隶主都是安排人拿着鞭子在身后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