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安笑道。
“是呀,”
隰伯平接话说,“今年又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
对于隰伯平嘴里的风调雨顺,姒安不置可否。
在他眼里,那些种地的人不挨饿,才是真正的风调雨顺。
他们的角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不过姒安也没有强求隰伯平要和他一样,关注底层国人和仆役的生活质量。
春秋时期,奴隶时代,说这些话只会被当做疯子。
好好学习,回杞国建设自己的国家,善待自己的国民。
当杞国没有因为分给国民和奴隶过多的粮食而削弱,反而因此越变越强。
那时,奴隶主们自己就会解放他们的奴隶,进入封建时代。
才到午时(十一点),仆役回来报信,路上的水坑、泥坑已经全部填好,车马可以通行。
姒安终于可以回去了。
车夫似乎知道姒安急切的心情,不断催促拉车的马匹加。
回到临淄城,时间预计快了将近半个小时。
马车先送姒安回高府,然后才送隰伯平回家。
“安公子,家主让您回来去他的书房一趟。”
姒安不用想都知道为什么,改良文字才刚开始,自己就跑出去了,一去三天,挨批也是应该的。
外出三天,他收获良多,挨批评也是值得的。
高傒的书房,家宴那晚姒安已经去过,不需要仆役带路,自己就过去了。
来到书房门口,门是敞开的。
“老师,我来了。”
“进来吧。”
高傒正在记录什么,看到姒安,这才放下笔。
“知道我叫你来,是为了什么?”
“知道。”
“说说看。”
“我不该在改良文字刚开始的时候四处乱跑,而且一去就是三天。”
高傒等了一会儿,“没了?”
姒安懵了,“应该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