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姒安恍然大悟,但又陷入迷惘,自家老爹是怎么得到齐使路过,故意刁难鲁国这一结论的,全靠脑补?
“我听公父说,大夫本意是要去莒国,可有此事。”
“外臣此次出使两个国家。”
姒安明悟,原来是同时完成两个任务。
“世子还有何疑惑与要求,尽管明说,外臣定当全力满足。”
姒安内心感慨,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看见自己左右他言,立刻猜到自己还有要求,还主动递台阶,好人啊。
“还有两个要求,若是大夫答应,明日便按照大夫所言行事。”
“世子请说,若能做到,傒绝不推辞。”
“一,杞国可以答应齐国,帮助牵制莱国,但需要齐国在兵、农两方面给予援助,让杞国拥有等待齐国救援的能力。”
“外臣会上报国君,定为杞国争取兵仗、甲胄、农具和种子的援助。”
“二,我想拜大夫为师,前往齐国游学,还望大夫成全。”
高傒大笑道:“似世子这般弟子,外臣求之不得,只要杞公答应,待外臣从莒国返回,世子便可与外臣一同入齐。”
姒安起身见礼,“如此,杞国愿意依附齐国。”
“上使请说。”
“杞国附庸于鲁,所求不过‘平安’二字,如今齐国之强,鲁国也不敢忤逆,否则纪国(今山东寿光一带)不会亡于齐,世子认可否。”
“齐国之强,令人心生向往。”
不是姒安拍马屁,而是齐国确实强大,高傒口中的纪国,其国君曾进谗言,害得齐国君被烹杀,导致齐纪成为不共戴天的世仇。
纪国知道自己作了大死,赶忙联络鲁国,共同牵制齐国,这才保住小命。
如今,纪国已经被齐国灭国,已然说明齐鲁强弱,姒安想反驳也没有理由。
“既然杞国所求是平安,那么杞国又有什么理由选择鲁国,而不是齐国呢?”
“话是如此,可是鲁国曾帮助杞国良多,单说这杞城,就是得鲁国帮助,杞国才能攻取,若是贸然断绝宗主关系,不符合道理,甚至会引来鲁公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