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忽然闪过一段音乐,仿佛来自很久很久以前,又像是来自很久很久以后。”
姜馨高兴坏了,“安哥哥可以哼出来,我记录好,以后给安哥哥演奏。”
音乐一直是姜馨的专长,但不见姒安提及,她还以为姒安不懂音乐的魅力,为此惋惜好久。
谁知道姒安只是比较呆,还是懂的。
若是和他一起创作一曲,时不时给姒安演奏一遍,姒安就像他的知音一样,沉醉在他的笛声中……
那才是姜馨想象的,嫁给姒安的生活。
姒安听完姜馨的话,也是喜笑颜开。
“馨儿这么厉害?”
不是姒安不相信,而是姒安不知道,中国古代曲谱怎么记录的。
因为不知道,所以姒安无法想象,其他人能使用这个技能,这个技能也就约等于不存在。
知识的诅咒,让无知者无畏,让知之者讲理。
姜语夸奖道:“不要小瞧我们家馨儿,她精通鼓谱,自己编写过曲子呢。”
鼓谱在《礼记》中有明确记载,是目前有明确记载的,最古老的乐谱。
姜馨一点不谦虚,用力点头。
“安哥哥,我们赶快记录,不要忘记了,自然出现的曲子,是最美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相比文章,曲子也不遑多让。
几个被抓住的灵感,足够造就一位大师级的配乐师。
“暂时不急,”
姒安说,“我记得很清楚,先说中秋节。”
己季接话说:“需要准备什么,交给我和大师兄,交代清楚,赶紧去记下乐谱,我们也好听一听,小师兄偶然得到的曲子。”
毛赢问道:“为何你们都知道中秋节,我从未听说过,只知道中秋一词?”
“我也不知道。”
姜语说。
姜馨也点头。
己季解释说:“这是我和小师兄赏月时想到的,八月十五的月亮那么圆,小师弟用来比喻家人团圆,思念无法团圆的家人,我们都是人在异乡,都在怀念,所以设立中秋节,怀念不在身边的亲人,庆祝和身边的人团聚。”
“很美好的节日,赢也想参加。”
毛赢也是异乡漂流客啊。
“要不要告诉父亲和哥哥,我们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