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州与州之间,交子铺相通,曹佾认识的商人也很多,凑数万贯钱,没有任何难度。
“好!介甫,稍后,你带五万贯钱,前往州衙购买国债,声势闹得大一些,然后经过孔方楼时,再大骂陶一仁,讽刺江南商社,闹得越大越好!”
“我要看一看杭州城是否还有商人敢逆江南商社之意购买国债,江南商社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足足购买了八万贯钱且声势浩大,应该能引起智叟的重视了!”
“明白,我最擅骂战,一定让这位智叟寻我见面!”
……
一个时辰后。
王安石从客栈出,后面跟着十余名护卫,护卫们拉着四辆太平车,而车上足足放有八个红木箱。
不多时,车队行至曲阜桥上,江南商社总址孔方楼前,以及陶家珠宝行的旁边。
王安石大手一招,车队便停了下来。
而在他停下来的那瞬间,周围便围了一大群百姓。
一大部分人以为他还要撒钱。
一小部分人以为他要去撤回三万贯的国债钱。
但这次,王安石并未撒钱,因为用不着,此刻围观的人已经够多了。
他望向陶家珠宝行的方向。
很快,陶一仁快步挤进人群,看到王安石的车队,以为王安石要去州衙拉钱,不由得大喜。
“安掌柜,识时务者为俊杰,看来我的话没有白讲啊!”
就在陶一仁高兴之时,王安石高声道:“开箱!”
唰!唰!唰!八只大箱子同时打开。
周围的百姓瞬间惊呆了,有的甚至流出了口水。
八只大箱,满满当当,全都是银锭与钱票。
“这里,足足有五万贯,我安某准备再去州衙,购买国债!”
用八万贯购买国债,这几乎称得上江南巨富了。
曾有言: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一名商人身家十万贯,基本上接下来的人生就可以逍遥快活了,而王安石拿出八万贯购买国债,显然身家至少在十五万贯以上。
这在整个江南,都算得上是大商巨商了。
陶一仁则是傻眼了。
社长本让他将此事的动静压下去。
没想到这个愣头青竟然越买越多,俨然是要与江南商社死磕到底。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