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3的死表示惋惜。日本评论家中村真一郎认为:“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反映人们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当我们阅读他的全部作品或是他的一部自选小说集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接近于西欧20世纪的作家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62576490942576oebpschapter02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39fae9a36ba9a70553a0054bd18605cda0b34e2fe0"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4所刻画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读者一篇篇地读他的作品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感想:人们是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社会的,人们对待社会的心理状态是各种各样的。这无疑就是芥川的作品吸引当代读者的最大魅力所在。”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62576490942576oebpschapter02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39fae9a36ba9a70553a0054bd18605cda0b34e2fe0"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5他还写道:“芥川龙之介复活了自然主义时期以来日本近代小说所失去的浪漫主义,而且大大发展了日本近代小说的传统。他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他有意识地创造了文体——不是司空见惯的文体,而
是消除了庸俗气味的艺术文体。在文学史上,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在当前的现实中,我抱着很大的共鸣来回顾扭转日本文学方向的芥川十年的业绩。”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62576490942576oebpschapter02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39fae9a36ba9a70553a0054bd18605cda0b34e2fe0"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6
为了纪念芥川,日本文艺春秋社于1935年设立了“芥川文学奖”
,每年颁发两次。七十五年来,许多日本作家都是在获得这个最高文学奖后成名于文坛的。芥川在世期间就已经受到国际上的重视。早在1923年,鲁迅先生就翻译了他的《罗生门》和《鼻子》。他的另外一些短篇小说也相继介绍到我国来,还出版过几种小说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西、意以及世界语等多种文字。本集选收了芥川在不同时期的十八篇作品,足以显示这位“鬼才”
作家妙趣横生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