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一方,无计可施,而此时更加着急的,便是荆州的刘表一众。
襄阳,州牧府中,蒯良蒯越,蔡瑁张允悉数到场。
刘表早知这一日会来,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都听说了渤海王喜获公子,没想到公子刚刚满月,渤海王便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
带甲十万,加之以数万胁从,这等兵力,除非朝廷号召,否则,无论是谁,也难以抵挡。
如今名义上,渤海王是征讨袁氏余孽,其中就包括孙坚,现在的孙策,但刘表心知肚明,渤海王来容易,想请他离开,那可就难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临近,渤海王距长沙的距离,也逐渐增进,逼近长沙,其实便是逼近荆州,只要渤海王成功了,长沙基本就是第二个南阳。
刘表是讨要也不是,不讨要也不是,而且也不敢动硬。
“主公,此事不容拖延,当趁早备战,若渤海王只是扫除袁氏余孽,我们欢迎,若是为了攻城略地,那我等荆州之民,绝不答应!”
蔡瑁开口道。
刘表听了心中冷笑,真是呵呵了,他心中比谁都清楚,渤海王一为扫除余孽,二便是要剪除豪强,所以,对于蔡瑁的话,刘表也没有全听。
此时他心中有两种声音。
第一,便是独领荆州,那意味着自己有更大的权力和自主,至于豪强的问题,他相信自己终有一日会解决的。
第二,听从渤海王的意见,并且利用渤海王的力量,快实现对荆州的重占据,原本的占据,是豪强助其占据,而现在,则相反,要剪除各地豪强。
野心告诉自己,要选第一方案。
良心告诉自己,要选第二方案。
蔡瑁说完,蒯越接过话:“使君,以如今两军之势相比,断难与之抗衡,眼下当务之急,乃是号召各地加紧筹粮募兵,打造兵器,以我荆州数百万之民,难道还怕区区十万兵马吗?”
刘表诧异的看了蒯越一眼。
蒯越虽脑子好用,可惜却不知兵。
虽然他未亲自参与作战,但听到的军报实在太多了,往前渤海王大捷的消息,兵马的单位几乎都是千,数千兵马,能破袁绍数万大军,而现在,渤海王的十万。
刘表又看了眼蒯良,问道:“子柔,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蒯良淡淡道:“主公之荆州牧,乃是先帝亲授,为汉室大臣,何况主公乃是汉室宗亲,我料渤海王不会如何。”
刘表一听,现此话,才是真正替自己和荆州为出点考略的,而不是蒯越的积极备战。
“蒯良之言,亦有几分道理。”
刘表附和一声,不过并没有深入叹,众人听了,还以为刘表不喜这个方案。
蔡瑁张允两人更是笑了一眼。
然而刘表之心,谁人能猜,蒯良之言,恰恰说中了方案二,而蒯良的话,也让刘表的抉择,更加向第二方案。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渤海王会善待降将,远至黄巾,近至各方势力,甚至北方有消息传来,如今的鲜卑,对渤海王的恩德,也是推崇有加,在中原动乱的这些年,北方边疆,一直相安无事。
如此仁王,若是他一心归附,恐怕在其心中,地位也不会下于曹操与刘备吧。
刘表率先想到了这两个人。
一位是朝廷之臣,一位是汉室宗亲,皆追随渤海王建功,一步步成为封疆大吏。
想着想着,刘表心中似乎已有定论。
然而这一切,并不需要着急。
堂下几人,依旧在言,讨论,时而还会吵起来,刘表心中清楚,智谋虽重要,但绝对的实力面前,智谋便有些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