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小怡没信他,找到了真厂家。
陈胜楠也记了起来,激动地一拍大腿:
“对,对,对,就是他,小怡戳破他后,他还想找人揍咱们!”
“偷咱们的钱!”
然后被套了麻袋。
陈青怡咋舌:“没想到这么久了,这人还干老本行呢!
行了,咱们不管他们,你俩拿货去吧。
我去公司看看。”
78年暑假,陈青怡领着俩人跑了三趟货。
一次在附近城市卖了。
两次拿回京市卖的,一点点,在京市就打开了销路。
不少回城知青没有工作,就偷偷上他们这儿来拿货卖。
他们做批,短短一个多月,就赚了个腰包鼓鼓。
开学后,赵建设就把赵传文两口子叫来了,赵传文又拉拔了赵传家一家。
赵传家几个孩子也在京市,
同时,陈青怡也拉了一把陈长河一家。
三家经常一起去羊城拿货。
路上遇见危险也有个照应,慢慢的,摊子铺的越来越大。
从简单的拿衣服,到给样子,定做衣服。
几家赚翻了!
就连春苗婶儿家的孩子都在这儿批衣服卖。
陈青怡却早早的撤了出来,找了楚寻的两个小,合伙开起了公司。
都是二代,背景深,懂的都懂。
化妆品,服装厂,酒厂,饭店,商场,玩具厂,皮包厂。
办的红红火火。
等过几年大家伙条件好了,减肥,乌药丸她也要6续弄出来。
还有大型商场,市,旅游公司,地产等等……
都在她的计划之内。
她不跑手续,不管经营,只出方子,每一家公司都要求控股。
一来她没时间,毕竟还没毕业。
二来,她的确不喜欢管理公司,她只喜欢拿股份,年底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