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历十一月开始,没三天老黄就骑一个半小时车去县城卖黄馍馍。
穿着黑色棉袄,带着黑色棉线帽,带着棉手套,老黄踩着车子的腿很是利落。
他脸上已经有了不少皱纹,下齿还缺了两颗牙,笑起来精神饱满,对镜头说:“58了,他还要好好干。”
从窑洞踩着三轮车下来,到了绥德县的老黄推着车子开始叫卖,介绍自己亢家沟的,绥德黄馍馍第一名。]
58岁依旧神采奕奕的老黄得到了不少人羡慕,这个年纪了,身体还那么好,能踩着三轮车一个半小时。
这还没算回去的时间呢,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高原农村里,透过窗子看天上黄亮亮馍馍,越看越心痒的农村老人起了床,去叫他醉心种树养树的儿子。
“大福,别摸你那树苗了,让它休息休息,过来我们碾糜子”
。
一直想让家乡也全部变成绿色,并且一直为之努力的青年挠挠头:“爹,你白天也都忙一天了,这大晚上的,休息休息吧。”
老汉不依他:“我白天刚好泡了糜子,我们今天晚上都弄了,明儿一早就蒸。”
这时旁白开始介绍起了糜子的历史,也介绍了老黄的制作方式。
老黄是将硬糜子和软糜子7:3的比例混合,清水浸泡一晚再上磨,还要细细过筛,再炒过一遍激发香味,才拿来加水和面开始制作。
面揉好,还要放缸里发酵一晚上。
浸泡到最后出锅,光泡米和发酵面团都要两个晚上,难怪他三天才卖一次。
大家赶紧用心记下:谢谢老黄,配方知道了,吃不了你亲手做的,也没有你一样的馅儿料,但我们会好好用心做的!
儿子大福惊喜极了:“爹你泡的都是硬糜子,我们今天晚上也再泡点软糜子,明天学他的来做,要做就做人家第一好吃的!”
老汉同意了:“我们家没有软糜子,我这就去你周叔家借点。”
……
我太喜欢舌尖1里,那些劳动者的笑了,干净、纯粹,看他们开心,我看的很想掉眼泪。这才是大多数的,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真实的样子,就为了他们的笑,我总是会反复看。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