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处正在看光幕的两位友人,看着光幕上的字体的拆分意思,讨论了起来。
“原来这些字还有这些含义吗?”
“后世的这些字,只能隐隐的看出现在字的样貌,不过,简化了太多,而且字体多数都偏方正,没了自己的风骨。”
另一位友人,倒是与他持反对态度:“我倒觉得简化了也挺好,至少记住的字多了,只是看光幕的这些天,我就算没有刻意记,也认识了不少后世字。”
“方便记住,这倒是。不止是你记住了不少,之前我出门的时候一些百姓的孩子也在地上划拉着光幕上的字,倒也记住了一些。”
“这些字的简化,倒是方便普通百姓学了。”
两位友人感叹着这些
这一点他们注意到了,各朝代的皇帝们也注意到了,但字的改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慎重讨论,而且之前的事情太多,字的方面还是暂时不要轻动的好。
……
【#出了国的留学生#】
【刷到一网友在国外留学的时候看到了月籽藤,长得很像野葡萄,一串一串的黑的紫,看着就级甜,结果摘了好几串回家里清洗,在进嘴的时候被寄宿家庭了,马上拍掉了,因为那是月籽藤属于毒性植物……】
【后面第二次去国外的时候,又看到满地的马栗,以为是捡到栗子了,捡了好多,回去吃一个觉得好苦,但网友觉得可能是这个坏了,一连吃了五六个,结果到了晚上就头晕,肚子痛。】
评论区
[出门在外的兄弟们,你们要记住:你们追求的是诗和远方,不是‘尸’和远方啊。]
[我爬山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果子,第一反应尝尝,苦的就算了,甜的就多吃一点,反正我认为甜的都没有毒。]
[小学的时候有那个紫色的花,长得很像是缩小版的喇叭花,我打开后边尝了一下,现酸酸甜甜的,还喊同学一起来吃,吃了好多次了,直到最近刷视频才知道原来那玩意有毒。]
[那玩意真的有毒吗?我小时候也经常吃。]
[原来都是“不知者不怪”
,现在都是“不知者不死”
。]
[y国那地的气候可适合长浆果了,路边的草丛,各种树上红的,黄的,紫的,我至少见过十多种了……我嘴贱了一根,尝了个遍。]
[很有老祖宗的风采。]
[去山上见到好多种小果子,朋友还在考虑能不能吃,一转头这东西已经进我嘴里了,我还跟他描述这个果子的味道。]
[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外国留学生尝野味。]
[神农:看着能吃,我来尝尝。
神农:看着好像不太能吃,所以我尝尝。]
[反正主打的就是都得尝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