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突厥百姓开始有怨言。
而去年冬季天降大雪,草原上牲畜死亡极多,突厥百姓也遭受冻饿之苦。
可颉利仿佛没看见民间景象一样,依旧年年动战争,并且变本加厉的盘剥百姓。
因此突厥国内怨声载道,各部纷纷叛离突厥,颉利兵势渐渐削弱。
正因为看见了这一点,朝堂内便有人请求趁势出击突厥。
其中宰相萧瑀便是呼吁北击突厥叫的最欢的那个。
当然了,有主战派,就有主和派。
长孙无忌便是主和派的脑。
他很清楚,现今大唐正是多事之秋,国内刚刚经过十道变革,不宜开战。
主战派主和派在朝堂上吵得激烈,把李世民吵得头大,只得找借口散朝。
若问李世民想不想开战。
他肯定是想得。
毕竟渭水之盟可是被李世民当做终身耻辱的事情。
他自己便说过,要把颉利抓过来在国宴上跳舞给自己看。
同样吗,他心里也知道现在不是开战的时候。
所以他才会惆怅。
散朝之后,心烦意乱的李世民走出皇宫,在长孙无忌的陪伴下,来到了中山王府。
至于为什么来中山王府,其中理由很简单,就是想检查一下李承乾的功课。
但若是将这话翻译过来,那他就只是单纯的想要找理由揍李承乾一顿出气。
谁知,在李世民即将来到李承乾上课的院子时,高士廉正与李承乾讲今日在朝堂上的争论呢。
高士廉坐在堂中,对堂下的李承乾道:“如今箫相与长孙相两人各执一词,一方说要战,一方说要和。”
“乾儿,我且问你,你觉得该战,还是该和?”
“不战也不和。”
李承乾无精打采的回了一句。
闻言,高士廉不解:“不战不和是何意?”
“就是不打他,也不跟他讲和。”
李承乾终于抬头看了高士廉一眼:“说白了就是不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