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话语坚定,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秦王政迅速起身,躲过致命一击。
秦风见状,立即上前,挡在秦王与荆轲之间,以身护着秦王。
秦风沉着冷静,一面阻挡荆轲,一面高呼:
“卫士何在?速来护驾!”
荆轲步步紧逼,秦风却在对话中寻找转机:
“荆先生,一命换一命,值得吗?
燕国之仇,非你一人可报,何不放下仇恨,共谋天下太平?”
荆轲一愣,秦风趁机拉响了隐藏的警铃。
然而,
秦王虽惊慌失措,却幸运地未伤分毫,绕柱奔跑。
荆轲在追逐中两次失手,最终被赶来的侍卫所擒获,一场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以失败告终。
秦王政得以喘息,抽出佩剑,但仍被秦风阻止:
“大王,荆轲乃勇士,不如听其言,探其心,或可避免流血。”
荆轲听闻,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秦风,你倒是聪明。”
“但燕赵之地,已成焦土,我荆轲今日,唯求一死,以唤醒天下抗秦之心。”
秦风闻言,心生一计:
“若先生真有此志,何不以言代刃,让天下知你心?”
“秦王仁德,或可赦你一死,借你之口,传达真正的和平之意。”
秦王政沉吟片刻,最终决定听取秦风的建议:
“荆轲,你若能说服寡人,寡人便饶你不死,你看看大秦天下现今的科技和繁荣,等天下大统后平民将过上安稳的生活。”
荆轲目光闪烁,仿佛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秦王,燕虽小国,但民不畏死,为何要发生战乱,使百姓生灵涂炭?。”
秦风笑了笑
“荆兄,你可知秦国为何要统一六国?”
“陛下非独霸权之心,实则时代之必然也。
”
秦风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沉稳的使命厚重感。
“首先,秦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西有大山之险,东临广袤平原,南控巴蜀富饶之地,北据草原,这样的地理优势为秦国提供了战略上的优势,使其能够在对外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其次,商鞅变法,变革成为了秦国强盛的根基,它不仅革新了法律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还奖励耕战,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生产热情和作战勇气,使得秦国成为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
“再者,六国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天下渴望和平。
秦国统一,虽以武力实现,但最终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为后世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为华夏文明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荆轲沉默片刻,他的眼神中既有对那段历史的痛惜。
“我在燕国时,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国破家亡,流离失所。”
“若真能让平民生活安居乐业,那我的牺牲或许也有了另一种解读。”
“荆兄,大秦的统一不是疆土的合并,更应是文化的交融、民族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