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白起的复活,让秦王政大喜,这位战国杀神将带领秦国又一次胜利。
公元前227年,秋末,秦都咸阳。
秦王赢政端坐于金碧辉煌的王座之上,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未来的轮廓。
秦王深知,若要一统六合,赵国是必经之途,而这一次,他要确保万无一失。
“传我旨意,召集诸将。”
秦王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宫殿,沉稳而坚定。
很快,秦国的大将们纷纷汇聚,王翦、蒙恬、李信……一个个名字,代表着秦军的荣耀与力量。
密室内,烛光摇曳,秦王政与诸将围坐于巨大的沙盘旁。
沙盘上,赵国的地形、城池、河流清晰可见。
秦王嬴政首先开口:
“赵国,我大秦统一路上的最后一块硬石,其地理险峻,军力尚存。
诸位,有何良策?”
秦王嬴政掷地有声地宣布:“天下一统,赵国不可留。
今我欲集众将之智,共谋伐赵大计。”
消息如同春风过境,迅速传遍秦国疆域,各地将领纷纷响应,驰马归心。
王翦、蒙恬、李信、白起等名将齐集咸阳,共议伐赵事宜。
王翦,身经百战的老将,首先发言:
“赵国虽历长平之败,然其军力未衰,更有良将李牧,非比寻常。
吾等需详尽规划,步步为营。
蒙恬,年轻有为,紧随其后:
“赵国多山川之险,我军当借地形优势,分路进击,既可分散赵军注意力,又能确保后勤无忧。”
李信,勇猛果敢,提出:
“速战速决,以快打慢。”
我军应趁赵国不备,闪电突袭,直捣邯郸,乱其根本。
秦王嬴政听取众议,心中已有定策。
他命人展开详尽的赵国地图,指尖在图上划过,似在勾勒未来战场的轮廓道:
“王翦,你率主力南下,沿黄河东进,稳扎稳打,吸引赵军主力。”
“白起,你率玄铁军,等待时机给赵国主力重创。”
“蒙恬,你领北方军团,绕行太行山脉,切断赵国北面援军。”
“李信,你率精骑,秘密西进,待时机成熟,直插赵国心脏,但切记,此次行动务必谨慎,勿使赵国察觉我们的真正意图。”
与此同时,秦国斥候与间谍四散而出,深入赵国,布下天罗地网。
一方面,他们散布假情报,混淆视听,挑拨赵国内部矛盾使赵国决策层陷入混乱;同时收买赵国权臣,使之对李牧产生猜忌赵国宫廷之内,信任的裂痕悄然蔓延。
另一方面,秦人开始暗中联络赵国边境的部落与商人,疏通粮道,为即将到来的战争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