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後,趙彬對科長說:「我想明天帶一個技術員下去,看看農村刀耕火種的情況。」
科長說:「我陪你去。」
趙彬搖頭:「你不要去,你趕快準備農展會的物品,這也是大事。」
次日,農業科朱技術員帶趙彬,來到離縣城一百多公里的,木子鄉棲雲高級社一個刀耕火種的山坡上。
趙彬在那片苞谷地來回察看,見苞穀苗參差不齊,稀稀拉拉,便問朱技術員:「包穀苗長勢不好,是燒林後,地沒深翻的原因嗎?」
朱技術員回道:「是的,土根本就沒挖過。」
趙彬從挎包里掏出筆記本,對朱技員說:「你把村民刀耕火種的操作過程,給我詳細說下。」
朱技術說:「這裡的村民一般在每年正月間,將山上的樹砍倒,把所有的雜草、藤蔓割乾淨;到了三、四月份,再來這裡,把已經乾枯的雜草、樹木放火燒掉;過一個星期後,來檢查一下,如還有沒有燒盡的,就重點火燒;等草木全燒燼後,土不挖,直接開始點種。點種一般是婦女進行,她們腰間挎著一個簍子,持一把小鋤,從山下向山上挖小坑,每挖一個坑,左手取幾粒種子丟入坑內。點種完成後,就不管了,以後只等苞谷成熟來收穫。」
趙彬把朱技術員這段話迅記下,接著問道:「這樣種植,一畝能產多少糧食呢?」
「幾十斤。」
「這麼少?」
「能收幾十斤還算不錯,如遇野豬把包穀吃了,有的地只能收十幾斤。所以,村民還要在地里搭個棚子,派人守野豬。」
朱技術員指著對面一片綠色山林,說:「明年這裡的村民,可能要到對面去燒林種苞谷,把這邊的地又荒著。村里像這樣的地,有十幾塊,年年輪種。」
「為什麼要輪種?」
「因為燒的草木灰,是苞谷唯一的肥料來源。種一年後,肥力耗盡,必須去砍第二塊,第三塊,移植到最後一塊,再回過頭來種第一塊。」
「如想增加糧食怎麼辦?」
「去燒一塊原始森林,現在原始森林的面積,一年比一年少。」
「原始森林砍伐的樹木,變成錢沒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