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向迪士尼推销《女巫也疯狂》(HocusPocus)时,大卫把现场布置成了女巫集会的场景,还请了女演员扮成女巫的样子,来营造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大卫穿插着他独特的推销咒语。等他演示完之后,迪士尼的高管已经着魔了。
成交!
下面要说的这个人也许是当今的一句话故事之王,手里大概有1000个能卖的故事,他就是制片人鲍勃·考斯伯格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204500546674500oebpschapter93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3e2ee56056a5f4090c1a30606132db72692"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3。鲍勃每个月都能卖出一两个项目,他太棒了。他跟编剧一起写剧本,比业内所有人都更擅长概念化,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糟糕的备选项剔除出去。每一次他走进会议室的时候,都有新东西可以推销。
成交!
我自己也有过特殊的推销经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很搞笑的失败。我的第一个搭档霍华德·伯克顿和我想了一个创意叫《校园壮汉》(BigManonCampus),基本是把《窈窕淑男》(Tootsie)搬到了校园里。霍华德自告奋勇地打扮成女人的样子进行推销,化了妆,穿女装,希望这样能帮助对方更好地理解。虽然他穿裙子的样子看起来很棒,但我们没能把剧本卖出去。
失败!
然而,迪士尼有人想约他。
我也有过成功的特殊推销。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原创狂潮中,所有
原创剧本都很抢手。一个新剧本面世的几天甚至几周之前,它“快要出来了”
的传闻就会到处飘。这些剧本都有开发部门的高管负责追踪(trag),而他们的老板则常常大吼大叫着要把某一部抢过来。
在这种氛围中,用特别的方式来推销剧本成了一种流行。卖《嘀嗒人》(TigMan)的时候,我们给所有提前收到剧本的高管同时送去了钟表,钟表上都定了同一时间的闹钟。当邮差们把剧本送到他们手里的那一刻,全城各处都有闹钟在响。看看什么叫制造紧张感和实现紧张感!
当吉姆·哈金和我准备把我们的原创剧本《核子家庭》寄出去的时候,我们决定把它装在特别设计的“放射性剧本容器”
里,用这种装剧本的方式来营造气氛。我们从军需用品店里买了20个这样的罐子,然后进行加工,只有最特别的那些制片人才能收到。我们要在每个电影公司的大门口向保安解释清楚(这些东西看起来实在太像炸弹了,我们不想引发警报),然后我们的经纪人希拉里负责在全城安排投递。到那天下班时,迪士尼的杰弗里·卡森伯格和安培林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就亲自打电话来报价了。
100%"
class="
bloter"
data-ckeditid="
ckeditor071616982748208"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4e2eb92056a5f40aed0550606132db7e288"
data-der-srcbackup="
images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