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th:100%;height:auto;border:none;"
inUrl="
m。cmread。wfbrdnewbooks204500546674500oebpschapter45images02。jpg"
>
我们能从老电影中学到什么?很多,比如瑞安·奥尼尔和芭芭拉·史翠珊在《爱的大追踪》里的最低点。
《爱的大追踪》的前半部分以奥尼尔的房间失火而结束。接着一个淡入淡出把我们带到了第二天,他醒来后满心颓丧,结果却发现……芭芭拉·史翠珊已经准备好帮助他了。因为这场火灾说到底是她造成的!想象一下我开到山顶时,前一半录音正好放完,那种突然得到启发的感觉。这部影片的前后两半正好相等!从此我永远记住了一个出色的中点会有怎样的力量,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在那之后,我开始研究有多少电影的中点都起到了改变影片动向的作用。但中点的作用并不只是呈现出一个“高点”
或“低点”
,你会在很多剧本会上听到“在中点,危机加剧了(thestakesareraised)”
这种说法,因为的确是这样。这时候玩闹和游戏结束,又回到剧情上了!如果你要写一个“胜利的假象”
,那么这也是让主角爽一下的时刻,他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但这只是个假象,因为在得到应得的教训之前,主角还有一段路要走。一切只是“看起来”
很美好而已。
在BS2
里,中点有一个对应的节拍,叫“失去一切”
,指的是“失败的假象”
。这两个部分互为一组,因为它们俩正好是相反的。规则就是:在中点,事情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在失去一切的时刻,事情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糟。反之亦然!在《爱的大追踪》里,瑞安·奥尼尔在剧本第75页其实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奖金,但这是个“胜利的假象”
,颁奖仪式被坏人打断了,同时也开启了第三幕。《爱的大追踪》的中点和失去一切的设计,是“低点”
型中点的代表。中点要么是胜利的假象,要么是失败的假象,而失去一切则与之相反。
不信吗?
研究一下跟你同类型的影片,看看是不是每一部里都有这种中点——“失去一切”
的轴线。